close

每天早上說話,若不談心就無法說道,所以道是從心生。我們要如何修道?其實「道」就是「理」;那要如何說理呢?一定要從心開始。

我們每天一直聽,聽這麼多,到底我們真正能體會多少呢?所以這無法體會,就是因為我們的成見,和我們的思想,成見,思想先入為主;再加上庸庸碌碌的在空過時間。

所面對的過去,現在,還有未來的妄念,這種種見思煩惱,這些到底我們能一一理解嗎?

聰明一點的人,知道了名相,所以對他說的時後,他會說:「這些我也都知道。」而提到當人對外面的境界,會去招惹很多煩惱等等…他也可以很直接的回答:「我也知道。」這就是因為聽過了這麼多的名相,了解了;了解之後,若是詢問:「可以說得出來嗎?能為他人解說嗎?」他也會說:「可以。」

甚至他也還可以說:「看!三藏十二部經,你要我說哪一部經,我趕快去看一看,我就能一一分析。」這就是以現在人的學問知識,這些都不困難。平時好像都了解了,這比較容易。

所以見思煩惱,你既然知道那麼多,你斷了嗎?看起來好像了解之後都已斷了。無論是那一種的「斷見、思煩惱」,既然了解了怎麼會不能斷呢?應該是瞭解了之後都能斷。但是可惜的,這種瞭解還只是「相似」,大概知道而已,還沒有真正的深入到內心。

所以,若只是了解到那種「相似」的程度——好像都了解了,會說了,所以好像都了解,這比較容易;但要真的做到、實行出來,那就不容易了,所以叫做「解易行難」。

要了解比較容易,指定哪一部經,你好好用功,好好了解,這比較容易;但是真的要斷,那就比較困難了。所以「真切體悟卻非易」,真正去體悟並不是那麼容易。也就是說,當我們在談見思煩惱,要知道這些理論、道理比較快,但是要能夠真正體悟、契入自己的內心,實在不是那麼容易。

要能夠真正體悟,就要看我們的「修養」——「修」是修正自己錯誤的習氣,「養」是培養好的習慣。所以,要真正的去實行之後,把這些道理變成為自己的一部份,真切的實踐出來,這樣才能夠有所體悟。

也就是說,雖然你知道那麼多,你平時體會真的有那麼多嗎?就像在平常,沒有人我是非的時後,聽到了道理,雖然我們自己也記得,我們知道「不要計較,我們要打開我們的心門,要去包容。」這些要解釋起來都很容易;但當真的到了人與人、每個人的理和理之間,彼此互相衝突時,要你打開心門去包容很難。

所以「解易行難」,真的要在我們身上,表現出來,行動出來,實在不是那麼容易。這要真切體悟,煩惱真的斷除;沒有這些人我是非,有這種真切的體悟才行。所以這也是一念心而已。

所以我們應該要「如能知行平齊如顧命」。這些「知行平齊」,就是「我們已經知道,知道的同時,我們也要去斷煩惱」,這叫做「行」。知道一項,我們就要實現一項,要不然你說了這麼多,自己郤無法實行,這樣好像離道還很遠。所以我們要能「知行平齊如顧命」。

顧命是什麼意思?顧命就是傳承。我們要傳承什麼?傳承慧命!我們要傳承哪裡的慧命?誰的慧命呢?佛!要傳承佛陀的慧命。

因為「性德本具」這是我們的「顧命」,本來我們的使命。這是人人本具的東西,佛陀為我們啟發,讓我們知道,這些都是本來我們就有了,所以「如顧命」——就是「佛性本具」。

所以不但是知道了,還一定要「知行平齊」。知與行要平齊,好像一個人兩隻腳,就像佛陀尊號中的,福慧「兩足尊」。福和慧好像兩隻腳,稱為福慧兩足尊。「知」就是「智慧」,「行」就是「修行」,就是「修福」;我們福慧兩者要平行。

福,要如何了解?有四觀行。四觀行若透徹,曉了一切都是因緣,一切是果報,這樣你才看得開。

好好自己反省自己的身體。同時若能將「四念處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覺支、八正道」恆長在我們心中,要做到「福慧雙修」也都很簡單;因為有這卅七助道法在我們心中,時時幫助我們修行、修福。

這麼簡單,知道了,我們就要體會實行。其實我們只要觀自身,「四念處」常常跟隨在。我們既然知道我們是修行者,在我們的日常生活,「四正勤」也常常在我們的行動中;再加上有「四如意足」培養我們的心,有什麼令我們不如意,不自在的呢?所以若我們「根」對遇上了「塵」境,我們隨時都可以發揮出「五根、五力」!

所以說來,這本來就在我們自己的德性中,我們應該要很了解。

但是我們一直不斷,自己產生障礙,所以再來就是說——「障學『空、平等、中道解』三觀義諸煩惱」。

這句話的意思是——我們自己的煩惱,障礙了學習「空、平等、中道」這三觀。空就是空觀,平等就是假觀,中道就是中觀;所以「空、平等、中道解」也就是「空觀,假觀,中觀」。觀就是觀想,我們的觀念見解。

常常說一切皆空,世間什麼是真實的呢?到頭來什麼都沒有了。我們人人都是執著於有,有就是假相,我們郤一直執持著,執持在有的假相中,所以使我們不斷不斷,人與人之間糾纏不清,這都令我們煩惱。要知道你再如何執著,到頭來也是一場空。

在義大利的考古學家,在曼托瓦附近,發現一對差不多是六千年前,一對男女擁抱著,骨頭很完整。以考古學家的研究判斷,這對男女的年齡應該很年輕,差不多二十歲出頭。

從骨頭哪能分別呢?依他們說:「這是因為牙齒都還很完整,這表示還很年輕,年齡差不多二十歲出頭。」

在六千年前,合葬好像還很少,何況兩具好像很纏線,擁抱得緊緊的,兩個人的頭對著頭。這種他們說從來沒見過,這一定是青年男女的纏綿之愛。只是不知道在他們那時候,是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?以及為何能讓他們以這樣的形態合葬,還能保持這麼完整?但是儘管那麼久的時間,那個時代那麼的愛,今何在?還不是一樣一堆白骨頭。

我們想想看,到底什麼是真?即使在六千多年前,這兩個男女,那時候他們也有物質互相誘引,互相誘引勾引出那分,心靈無法拆開,拉扯的愛。

你說他們是空嗎?明明是有,六千多年前,那時候一直到現在。但要說有的話,現在那種的愛又在哪裡呢?今何在?從六千多年前開始,他們不斷地在人間一再地輪迴,不知幾十次了。在人間輪迴了這麼久的時空,現在是不是還在一起呢?互相擁抱著的骨頭還在,但是輪迴後的他們,現在是不是還是一對情人?恩愛的情人,是還在一起呢?或者說不定反愛為仇了?這都是說不定。

愛恨情仇,人都是在愛恨情仇,糾結交叉不休。說不定那對,現在是歡喜寃家也說不定;或者說不定在這中間,到底又發生多少纏綿,殘酷,淒涼的故事在人間也說不定。

所以真真假假,假假真真,還有什麼好執著呢?

所以我們既然透徹了「空觀,假觀」,我們怎麼不行在中道當中,保持「中觀」呢?

我們雖然知道有空的道理,真空,我們要去了解透徹真空。不是說「為善沒有好報,作惡也沒有什麼惡報」,如果像這樣撥無因果,這樣就慘了!撥無因果,惡念會不斷產生,善法就愈離愈遠了。所以不能有這種撥無因果,一切都沒有的觀念;這樣撥無因果的人生,那就很可怕。

我們若是透徹了「空觀」,我知道本來是空;但是除了有這種看法,我們還要知道「空中妙有」。

若只是執著在什麼都空,那都無情了,那就會說:「一切都是因果,他造了這種因,得這種報是應該的,你何必去救他呢!何必去幫他呢!」

這樣不對,我們要知道空沒錯,但是空中就是有妙有——雖然人人都有果報,但是當是自己在受報的時後,我們要知道過去的因,有這個因,現在這個果報,我甘願受;所以我們現在,要好好把心照顧好,要很平心靜氣的接受果報;要有真切的信仰,保持心的平和,這樣受到果報的時後才不會那麼苦。

若是看到別人在受報,要有一份不忍人之心。真的,看到別人受苦,要及時去付出,見苦知福,我們要去做一些,真正的好事,種下福因。這叫做知道真空妙有,知因知果,因緣果報一定要知道。

所以空觀,假觀,我們要很透徹,這叫做中觀。「中觀」就是,知道過去真的一切皆空,五蘊皆空,但是因果不昧。雖然我們知道五蘊皆空,我們更要知道因果不昧,所以這就是我們學法很重要的。

我們若是無法了解這些,就會執著在空假,執著在那裡,如此我們的中觀顯現不出來。雖然我們知道要修行,但是我們還是時時在執著中,這就是過患。

我們要如何才能輕安自在?我們若無法透徹「空、假」二觀,即使我們修行,我們還是一樣會有煩惱;輕安自在我們就無法得到,所以我們必定要有中觀。

「中觀」的意思就是,雖然我們知道五蘊皆空,但是我們一定要知道,因果不昧這個道理。這些道理,在之前也都已經告訴過大家,這些道理對我們都很重要。

還有四心「慈悲喜捨」這叫做四無量心。我們若將這麼簡單的法,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若能如此,知行平齊,我們的性德就能彰顯出來。

就是佛告訴我們的:「法身入我們的性,我們再回歸我們的本性」,這難道不就是接受佛的法髓?這就是使命,接受佛的使命!

其實人人本具都是佛性,所以不需要迷惘在追尋「到底佛性來自於哪一尊佛?我們要修哪一尊佛的使命呢?」其實我們人人本具!

雖然人人本具,然而被這些煩惱覆蓋之後,我們若沒有佛的教法來啟理,我們也不會知道。所以我們要知道,煩惱很多,我們一定要斷。斷煩惱不只是「知道」和「用說的」,我們一定要真切體悟。

真切體悟實在不容易,其實我們若能知行平行如顧命,這就是我們原來本具。

好,各位,大家要好好用心,無論是空觀,假觀,最重要的是在中觀。用最簡單的,雖然知道都是空的道理,其中妙有不失。

大家要多用心!

備註:此系列文章內容節錄於《靜思晨語。法譬如水》慈悲三昧水懺講記,是 證嚴上人開示的逐字原稿,有些地方或許不甚通暢,卻是原汁原味,請大家用心體會其中苦口婆心的無量慈悲,一定要珍惜,更要起深信解,用心攝受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包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