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常說十惡業——身三、口四、意三。

之前我們說過,身有殺盜淫三業。這麼長久的時間,說了不少了,一次一次再懺悔。

身的業有三是:「殺、盜、淫」。現在接下來要再說的就是四種業,就是「口業」。在口業就有四種;口是「妄言、綺語、兩舌、惡口」共有四種。

所以你想,在十惡業中,光是口就有四種。其他就是「心」——「意業」,也就是「貪、瞋、癡」。哪一種業不是從心意起的呢!

 

但是有形的造業,除了身體的三業之外,口就已有四業了,所以開口動舌最易造業。要造業很容易,只是開個口、動個舌,業就成了。因為我們的心,常常都有瞋怒,瞋怒心起,自然惡口業就出來了,很快就成了。

我們難道不是常聽到人說:「什麼人很會駡人?」因為聲音出去,很快就被人聽到,內心馬上反應出來,所以內心的瞋怒,很快就從口出來;口出來很快就反應在別人,傳到別人的耳根,就進到人的心裡去。所以聲音的傳遞很快,很快反應我們的心不高興,就出惡言。惡言一出,很快就傳到別人的耳根,身行就全部反應出來。

可見口業,人與人之間的衡突,人與人之間會有是非,人與人之間的心念不軌,同樣都是由口業所傳遞。所以口業,我們要時時提高警覺。

有時聽到有些人會說:「聽到什麼事,心裡感到不高興。」或是聽到人家造謠,或是說我們的是非,我們的心就會積下仇和怨,自然內心不歡喜,開始就詛咒:「這麼說我的壞話,有一天你再看看。」這種「有一天」,這一天到底是今生的這一天?或是來生的「有一天」?

所以口業,現在的怨或仇結在心中,這個惡業就會生報。所以還是要好好守好口業,開口動舌好壞的話同樣是一個習慣,說話都是習慣,所以習慣從心起。

我們之前懺悔了身業,所以接下來這段文——

懺悔發願已,歸命禮三寶。

就是在我們懺悔了之後,更要發願;我們既然身心清淨、發願,以虔誠的心禮敬三寶。

接下來再說——

前已懺悔身三業竟,今當次第懺悔口四惡業。

現在我們接下來,要再懺悔的就是四惡業。

所以懺悔就是要以很虔誠的心,我們要殷切發願,改往修來;改掉過去已經形成習氣,改掉說話很沒修養的習氣。

說話給人的感覺是有修養嗎?有的,那個人說話輕聲細語,很有修養;或是那個人很沒修養,開口駡人,所說的惡言惡語。

所以說話無論是有修養,或者是沒有修養,這張口對我們的形象,人家很快就會打分數——「這個人有好的修養。」或是「沒修養。」所以開口動舌要很謹慎。

經中說言,口業之罪,能令眾生,墮於地獄、餓鬼受苦。

口的惡業一樣是三途之因。隨著惡因,要墮地獄、墮餓鬼、或是墮畜生。

有的人說:「那我又看不到地獄惡鬼,地獄在那裡餓鬼在那裡?」常常向大家做比喻,人間的地獄人間的餓鬼不是看不到的,何況畜生道比比皆是在畜生道。

我們能看到無量無數的形態,除了人的生命之外,還有其他生靈的生命。只要你眼睛看得到的,或是耳朵聽得到的鳥聲,鳥兒也是一種畜類。我們在田園走累了,很容易看到牛,看到狗看到很多種的動物…

這些和人很接近、很親近,也是人所使用的,借重牠的力量。就像牛,牛就是人都借牠的力量,犁田拖車等等…牛、馬其實這都是畜生道。

畜生的形態,實在無法述說很多種類,虎、龍、豹、熊都是。也是因為帶業,所以牠們生在畜生的形命。

口業之惡,亦三途因:三品墮地獄;中品墮餓鬼;下品墮畜生。且地獄、餓鬼二趣,受苦時長。

想到經文中有一段這麼說,佛陀說——

在過去過去無量數劫前,有一個很小的城,城主弗加沙。有一天他要出來城市中,巡視城市。

有一頭牛出生不久,這頭牛還沒有穿鼻還沒讓牠下田,但是忽然間這頭牛好像發狂一般,看到弗加沙王對準他的肚子就牴進去了,所以現場就往生了。弗加沙王被這頭牛牴死後,牛主怕有罪,所以將這頭牛便宜賣。

便宜買的主人,便宜的買來,要牽回去,在半路上口渴,想要掬水喝了再繼續走。在溪邊掬了水要喝時,這頭牛就從這個人背後牴過去,這個人栽到水中淹死了。

買牛人的兒子,看到這頭生很生氣,因為牠把他的父親牴到水中淹死了,他也不想養這頭牛,又將這頭牛便宜賣人。讓人殺了,分屍之後,牛頭最便宜,所以另一個人就買了牛頭,綁在篇擔上挑著。

自己一個人這樣挑著牛頭,走呀走路遠累了,剛好有一棵樹,將扁擔上的牛頭掛在樹枝上,人坐在樹下休息,所以樹枝撐不住牛頭,所以樹枝裂開了,所以扁擔和牛頭掉下來。剛好牛角牴進人的頭,這個人也現場死了。

這件事一頭牛闖了三次禍,到底這是什麼因緣?頻婆娑羅王他聽到了,聽到鄰國小城的國王,被這頭牛牴死;連續同一頭牛牴死了三個人,這到底是什麼因果?

頻婆娑羅王他是一位很虔誠的佛教徒,他很相信因果,所以這一天就來請問佛,把過程說給佛陀聽。佛陀聽了之後微微一笑,告訴他——

這個因緣說來是在很久以前過去生,過去生中有三個生意人在做小生意。

去到他鄉外地做生意,三個人合租一間房子;這間房子的屋主是一位阿婆,她就是靠這間房屋出租維生。

這三個人住了好長一段時闁,有一天阿婆看到這三個人,就跟他們說:「你們房租很久沒給我。」

這三個人異口同聲就說:「妳這個老人記憶差,我們錢已經給你了,你怎麼還來要錢?你這個老人!」罵她是老瘋子,失去記憶貪心等等…很不好聽的話,三個人仗勢就是一直罵阿婆。

所以這位阿婆靠這個錢生活過日子,沒收到錢就已經很冤曲了,又被這三個人輪流駡,一直咒駡,所以內心很恨很怨很生氣,她就說:「這輩子我老了,我對付不了你們,我絕對詛咒來生絕對要報寃。」

於是這位阿婆悶悶不樂,一直內心天天詛咒,詛咒來生絕對要報這個寃仇,後來婆往生了,當然這三個人也往生了。

一段很長的時間,阿婆不知道又經歷了多少世,在畜生道或在人道中來回,或是這三個人也經過了。所以這之間一個是弗加沙王,其中一個就是買這頭牛,牽在路上彎腰去喝水的人,另外一個就是買牛頭回去的人,在路上那個人。

所以這三個人過去生中,是合夥做生意的人,今生然再轉世為人。較有福的做了一個小城主,較一般的就是做農夫,或是一般人。看同一個時間,被這頭牛連續殺了三個人,所以這頭牛就是那位阿婆。阿婆的怨與恨與詛咒就是要報仇,所以在這個時間裡,她的怨仇一次報盡。

佛陀把故事說給須婆娑羅王聽,很多比丘也同時聽了。大家都很慨嘆:「可怕可怕,口業因果,絲毫都跑不掉,所以我們口業要守。」「尤其人的貪心貪念不能有,所以因緣果報,人與人之間,互相積仇互相積怨,這種因緣果報,愛恨情仇,無不都是累世一直報,實在苦不堪言。」

過去也說過很多起心動念,或是殺盜淫妄語惡口詛咒等等…無不都是彼此牽扯不清。所以我們學佛聽到理了解之後,我們要時時懺悔時時警惕。

備註:此系列文章內容節錄於《靜思晨語。法譬如水》慈悲三昧水懺講記,是 證嚴上人開示的逐字原稿,有些地方或許不甚通暢,卻是原汁原味,請大家用心體會其中苦口婆心的無量慈悲,一定要珍惜,更要起深信解,用心攝受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包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