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量義經,從佛宅中來,去到一切眾生心,住諸菩薩所行處,十大功德潤群生。

這段文字大家應該很熟悉,是無量義經集選的歌詞,應該說是經文。這段文字能讓我們瞭解,在這部經裡面,到底它的法是在傳什麼樣的法?以什麼方式來教化眾生?

我們要知道,經就是道,道者路也,就是一個道理,道理就是讓我們走的。這條道路在哪裡呢?在佛的宮宅中。而佛陀的宮宅在哪裡呢?就是在人人的心中。因為這個宅字,好比一間房子。所以要說是「從佛的本家來」,那佛的本家在哪裡呢?這個家就在人人的心裡。

常常聽到:「回歸心靈的故鄉。」是的,我們人人也有心靈的故鄉;真正在心靈的故鄉是佛心。所以佛的宮宅中就是佛心,佛心人人本有,所以《無量義經》的道理,是從佛心而來,在我們人人的心中應該都有。

所以,既然心中有了這個道理,到底這個道理要引領我們走到那裡去呢?去到眾生的心中。佛心,就是眾生的心;眾生原來原本就是佛心,只是迷失了。我們不知道迷茫了多久、多久的時間,所以才說「無始以來迷失真心」。

那顆真心從無始以前以來,已經迷失了很久的時間,所以我們眾生的心都迷失了。佛陀來人間,就是示教說法——要如何讓我們這顆已經迷失的心,再回歸到心靈的故鄉;要如何再把我們拉回來,找回到佛的本家。所以,這條道路就是佛的慈悲,來娑婆世界設教、度化眾生。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,佛陀就要設八萬四千方便法門,來應眾生根基。所以說:「去到一切眾生心。」

那要住在哪裡呢?「住諸菩薩所行處。」所有菩薩所走的路,這就是佛陀希望菩薩普遍在人群當中,能將教育入眾生心中。所以才常常都在說:「人人心中要有佛,行中要有法。」意思就是在這裡。

因為原本都有佛的本性,只是我們迷失了。我們現在能接受佛陀的教育,我們發菩提心、行菩薩道,所以心中有佛、行中有法。所以說「住諸菩薩所行處」。

「十大功德潤群生」我們在《十功德品》當中,你們若誦到《十功德品》,眾生習惡,只要能夠接觸到菩薩、有緣人,自然他就能反惡從善,都能改變過來。

我們慈濟裡面,有多少人可作見證,過去的人生、生活的習氣等等…但當他們現在在「慈濟——人間菩薩道」的行列中,他們現在的生活規則、現在的心態等等是不是有改變呢?轉惡的習氣為善的生態,這就是《無量義經》的用處。

這一條道路,本來就在我們人人的心中,只是迷失了而已,所以我們需要佛來示教、菩薩來行道。所以一一都是為了拯救眾生。眾生的習氣真的很難改,尤其有的人習氣已經在日常舉手投足、開口動舌,都離不開他的習氣。所以我們一定要有耐心,我們也都知道菩薩所行之處,就是要面對眾生各不同的習氣,去應機逗教,所寫下來的經文已經是這麼的多。

在每天、每天,我們從懺文當中,能看到眾生的生態、眾生的世界、人類的殘忍等等,實在是很多,都是因為人類的懵懂,培養出這種不好的習氣,所以造成了很多的罪業。

我們現在再來看接下來這段經文——

踐踏一切眾生,如是等罪無量無邊,今日發露,皆悉懺悔。

記得我們也曾經說過,有的人就是很頑劣,看到有洞穴,他明明知道裡面有什麼動物,他就故意將它塞住,那種「塞穴壞巢」,他將洞穴堵住了。

你們可記得羅睺羅,在經典裡面記錄,母親懷胎六年才將他生下來。為什麼羅睺羅在母胎六年呢?其中的故是就是這樣說——

在他過去生,還是孩子的時候,很頑皮,塞住老鼠洞,看到老鼠鑽進去,所以他用土、用石頭把他塞起來。經過了六天、六夜之後才想到:「不知道那隻老鼠是否還活著?」才去將石頭搬開、將土挖開。這隻老鼠已經在裡面這樣活活死掉了。

這個故事,佛陀就說,這就是羅睺羅的過去生,一時之間因為好玩,所以在孩童的時代,做了這種失德的事情,所以他才會在胎獄當中。我們人人未出生前,在母親懷胎的過程當中,住在母胎裡面,就好像是在坐牢一般,不見天日;將他拘束在子宮當中,所以一般稱作胎獄。坐胎就像入獄一般,所以說羅睺羅在胎獄裡面六年的時間。

所以無論是塞穴,或是壞巢——就是去破壞鳥巢也一樣。有的人甚至連螞蟻洞都要把他塞起來,這就是我們眾生很調皮的習慣。無論是將整個洞穴把他搥扁下去,裡面都有生靈;有的用車子等等…把他碾過去。這些都是有抑或無意間造作的惡業,有意的,罪就比較重;無意的,罪就比較輕。所以想這樣來踐踏一切眾生。這都是對其他眾生世界的破壞。

過去也說過,在這個地球上有很多世界,人有人的世界、動物有動物的世界,無論是天上飛的、地上跑的、或是水中游的,都有牠們的世界。但是人就是這樣去破壞這些眾生的生態世界,這些都是罪。

倒底有多少呢?可以計算或是無法計算?是無量無邊啊!所以無量無邊的罪,我們今天已經知道了,所以我們要「皆悉懺悔」,就是要發露出來。發露就是在大眾當中懺悔,這種不覆藏,把過去的錯誤完全讓大家知道,讓大家都知道之後,自己就會注意;別人會替我們提醒,因為這些習氣實在是太多了,無法計算。

所以接著說——

又復無始以來,至於今日。

我們今生做了多少都忘記了,何況是從無始以來;不只是今生,我們還是過去、過去到無始以來,一直到現在。這段經文,完全都是要告訴我們「癡」,之前的殺業就是來自於瞋,因為有瞋的習氣,所以發起了那種殺。殺字有時是為了吃,有時是為了要謀生,有些時候則是有些人,無緣無故,就是看不慣那些生靈動物,就殺牠,所以那都是一念的瞋心,所以起了殺業,就是傷命。

所以我們現在應該要繼續瞭解,也要懺悔,從無始以來一直到現在,我們還有「癡使」。這個「癡」,我們過去也講過了「八十八使」,都是由「癡」來驅使我們,因為我們都還有三毒——「貪、瞋、癡」。因為你癡、無明,癡就是無明,所以你不懂得到裡,所以你會起那分殺罪之業。

我們人與人之間,不是為了要謀生,也不是吃他,總是這個癡就會生恨、埋恨,就會結怨連仇。這種心結,這樣不斷地結下去,這種癡業。

還記得我們四個醫院,當早會在連線時,看到有一位慈青來到某一個醫院裡面作志工,他就分享兩個老人的故事。這兩位老人都是在養老院裡面發病,送來我們的醫院治療,在醫院治療當中,都沒有親人來看他;因為會送去養老院,就都是親人沒有要照顧的。

有一位阿嬤平時就病得很辛苦,一直呻吟,一直唉叫。問她:「阿嬤,你怎麼了?」「我很難過!」「妳那裡難過?」「心難過啊!」「心怎麼了?」「我的孩子都沒有來看我。」這就是心理的難過。

另外一位是阿公,阿公的脾氣很不好,一直罵人、一直罵人,護士要處理他也罵人,醫師要來看,他也是罵人;志工來關心他,同樣他也是罵。到了慈青來接觸他的時候,這位老人也是很凶,一直罵人。

這位慈青看完這兩位老人之後,他自己就這麼說:「看到了也是很可憐,這位老人就是那麼愛罵人。」然後想到他自己的爸爸也是非常會管他,這位慈青他自己就說了:「想到了自己的爸爸很嘮叨,常常都愛罵我。」所以他自己說:「每當遇到爸爸在罵他的時候,自己的內心就這麼說:『好,你才看看,你會老,我會長大,等到你未來老了以後,我會將你送去養老院。』」

這念的心念,一直到來到醫院,看到阿嬤生病了再呻吟,這位慈青心就很痛:「為什麼阿嬤明明就有兒子啊,為什麼會把她送去養老院呢?」這讓他的內心有很深刻的啟發。

又看到阿公的習氣就是大聲罵人,就讓他想到他爸罷。看到這兩個個案,結合起來,他就說:「我這樣錯了,我現在回去要對爸爸說:『對不起!等到您年老之後,我會孝順您,孝順您到老、老、老…」

所以我們的「癡」,產生了不同的「癡業」。類似這種,明明就是親情,但是因為教孩子的方法不同,孩子的感受也不同,在親情與親情之間,都還會有這種怨恨的心態。何況是在社會上,彼此之間動不動就結怨連仇;就立一個誓,立志要殺,這在我們現在的社會上很多,這些都是癡,這是不對的!

你殺他,殺人者也要死;在人間的法律受制裁,同時死後又有地獄之苦。想看看,像這樣的人生是不是癡呢?

我們從無始以來至於今日,我們的癡業不知凡幾。所以我們要時時用心,多警惕自己,好好提高警覺,不可以有癡念在我們的心中,人人要多用心啊!

備註:此系列文章內容節錄於《靜思晨語。法譬如水》慈悲三昧水懺講記,是 證嚴上人開示的逐字原稿,有些地方或許不甚通暢,卻是原汁原味,請大家用心體會其中苦口婆心的無量慈悲,一定要珍惜,更要起深信解,用心攝受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包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