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情與無情,蠢動含靈,皆貪求生。怕被殺傷,這是人之常情,所以人人都要尊重生命,疼惜一切生物。即使有情無情,都有物命;何況蠢動含靈,無不都是生命。

看到鳥兒都在樹上棲息,很快樂;牠們也有家屬,有母鳥、公鳥,護著牠的孩子在樹上,教牠如何覓食、教牠怎麼飛。若是人輕輕拿顆石頭向牠一丟,鳥就四散了。看,說不定牠們四散而去,各自在找各自的家屬,之後牠會再結群飛回來。有時我們看到鳥兒在飛,就有一隻鳥起頭帶隊,會飛成人字形;多麼有次序。你想,這難道不是生命?

生命在牠們的世界,有牠們的規矩、有牠們的次序。所以牠們也是一樣,皆貪求生、怕被傷殺,所以我們應該要時時用愛來護生。所以平時的生活,我們要守戒互愛。

文中這麼說:「勿殺勿行杖,雖復禽獸之殊;保命畏死, 其事是一。」

就是要告訴我們,我們不要殺--有的是用刀子殺、有的是用棍子打。從前常聽到,要殺牛,要先用棍子把牠打昏再殺;這是小時候曾聽到,現在就不知道了。

現代的社會也有這樣,發生了命案,命案的過程用很多方式,聽了真令人髮指,覺得人生很凶惡!殺人者要償命,一樣要賠人家的命。

即使依現在的法律輕重怎麼判,只不過在人間的短暫。然而,不論判輕判重,存在於生命當中的「因果」很奇妙,不是法律制裁就過去了,「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」,業還是永遠跟著。

是恩,報恩。一家人大家相處,父慈子孝、子賢,很孝順又有才華,這就是來報恩的,互相的關懷與陪伴。有的人一樣是生兒,一樣養兒、育兒,但是他生出來養育的,就是來討債的;環境再好,孩子就是不學好,從小就讓父母操心。這種冤冤相報的,也很多在世間上。

在這世間舞台我們能看到,各人所演的角色不同;我們能看到很多無奈、無奈;苦難又苦難的眾生,可見業力可畏!

所以一切生靈物命,都有各自的生命。我們若能以疼惜的愛心、將心比心--我們對一切生靈,都當作是我們自己自身。那些牛馬,說不定是我們過去生中的身形,一不小心造了畜生業!也說不定那些牛馬,也是我們所生的孩子。

一切生靈,無論是人或什麼畜生,都是在六道中,互為父母、互為子孫。這是我們此生看不到的,不知道的,因為我們已經迷了。所以我們若能了解這些事,自然會將切生靈當成我們的子孫、當成我們的至愛;我們會去保護他。

記得有一天,我們常住抱著善來(波斯貓)來告訴我:「師父,善來要去住院,要送去台北,台北才有這樣的獸醫,所以牠要入院。」

「牠怎麼了?」

他說:「牠長瘤了,有一顆瘤;所以說不定要開刀住院。」

「快將牠送去。」

去了,醫師也宣佈很老了,這顆瘤即使開刀也不一定會好;就解釋了一些病理。後來就做了一個決定:「不然,我們善來可以讓你們做大體解剖嗎?讓你們研究。」善來也能做大體解剖。

雖然牠是一隻貓,我們也是疼牠愛牠,然而說起來,在我們這裡,我們也已經養牠二十年了,差不多了。以我們人間的二十年,在牠們的生命世界,已經超過百年了。老了,一樣有生老病死。

我們疼牠,牠生病了,我們將牠當作人來看待,從花蓮要送到台北,到獸醫院住院。既然醫療也有極限,所以生命也有一個極限;讓牠身後也能有一個貢獻,所以牠也能捐大體,提供做為大體解剖研究。

你想,我們是不是也要把這些動物當作我們的子孫?說不定是我們過去的父母,最親最愛的家庭的人。所以若能如此疼惜牠,你還忍心去殺、或是吃牠嗎?不忍心,所以我們應該以這分疼惜生靈,如自己的子孫家人。

若能如此,我們就能體會蠢動含靈同樣有佛性,我們就如在護佛想,若能如此,我們才能不去犯殺戒。

因為殺以種種方式,有的用刀、有的用杖、棍子、有的用雙手,真的是很多種。覺得這個殺的器具很多,這是很殘忍,非常殘酷!不是因果不報,是時候還未到。所以人人造業、受業。

所以我們要知道,雖然我們所看到的那些是禽獸;所看到的形體不同--貓有貓的形、狗有狗的形、牛有牛的形、馬有馬的形、鳥有鳥不同種的形等等……無論天飛的、地上跑的,雖然各各形類不同。「殊」就是不同,但是「保命畏死其事是一。」要如何保護牠的性命?很怕死,這都是一樣的心情。

所以我們人是萬物之靈,我們要保護眾生的命。無論有情、無情;無論是天飛、地走。一切的一切我們都要用愛。

所以在經文中又這麼說:「若尋此眾生,無始以來,或是我父母兄弟,六親眷屬。」

我們若想到這些,過去生無始生死,六道中不同的形命;說不定我們已經互為父母、親子兄弟等等……都互相有過也說不定;說不定也是我們的六親眷屬。

這段文字雖然淺顯,但是它的意思卻也很深。就是我們要細心來研究,因緣果報這個觀念;我們應該再深入。

六親眷屬有時我們都互相認不得。《梵網經》裡也有這樣一段文字:「一切男子是我父母、一切女人是我父母;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,故六道眾生,皆是我父母。」

舉這段經文,我們就知道六道,難道只有人的父母而已嗎?不只!剛才我說的,說不定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那些牛、羊、馬,說不定前生我們也是牛、羊、馬時的我們所生的。雖然我們現在已經脫離那個形態再來做人,說不定我們未來還是同樣在六道中,也是一樣在輪迴!

所以說來,在六道之中,無論有形無形,我們要培養這念愛心去疼惜。

所以在一段經文中,有這樣的故事就說--

有一天,帝釋以他的天眼觀天下,看到他一位很好的朋友,現在在人間是一位婦女。這位婦女像經營企業一樣在貿易,他覺得:「世間實在很苦,所以既然是我的好朋友,我應該去度他。」

所以這位天帝釋,就化作一位長者,站在店門前,看著這位婦女微微一直笑。這位婦女以為客人來了,趕緊叫她兒子趕緊去搬椅子來;但是去拿椅子來好像很慢,這個人還站在那裡一直看她、一直笑,椅子還沒來,一直被這個人看、一直笑。

她說:「為什麼你看到我一直笑?」兒子慢一點搬椅子來,她就一直罵他。他聽到在罵兒子,又一直笑。她趕快叫下人來打鼓奏樂,可能這位是大客戶。他又看到那些人在打鼓作樂,他又在那裡笑。

又看到隔壁有人父親生病,殺牛要來祭祀,他又在那兒笑。後來,又看到一位婦女抱著一個孩子,那個孩子很壞,被母親抱著,一直打他母親,又用手將母親的臉抓得流血母親還是抱得緊緊的。

這位婦女看到這個人,無論看到什麼都只是笑;笑了又看著她,她裡覺得很弩扭、她覺得很生氣。她就說了:「你這人是怎樣,椅子又不坐,看到我一直笑?看到我罵兒子你也笑、看到在那裡打鼓你也笑。」就問他:「你到底為什麼什麼用意?」

他就說:「我覺得我是你的朋友,你也不認得我;這是你的父親,生在你的家庭來做你的兒子,你也是這樣在罵他;前世今生你都不認得。」

看到那個人在打鼓,其實就是牛皮做的;這個打鼓的年輕人,其實這張牛皮是他過去生的牛皮,他自己在打他的牛皮。看到這個人,你看,他為了他的父親在祭祀,其實好像飲鴆止渴一樣,父親死後一樣會去做牛。

再來,看到那個女人,其實抱孩子的是大太太;那個孩子是姨太太,就是被大太太虐待,她不甘願自殺了。死後再來生為大太太的孩子,所以要來報仇;她也是甘願讓她報。你看她抱著時,這樣在打她,從小一直到老,會將她虐待到老。

帝釋說完了這些,看到這位婦人很茫然,他說:「你不相信?幾天後我再來。」

幾天後這位婦女一直看:「到底幾天後這個人會再來?又是什麼樣子呢?這幾天的時間都沒看到這個人?」

那時,國王下令舉行一個盛大的會,這位婦女就去參加。在人群、群眾中,大家在看,旁邊出現一個人衣衫襤褸,就叫她。

她說:「妳這人怎麼這樣,我又不認識你。」

他說:「怎麼不認得?幾天前我才去過你家!你看,在同樣這一世,幾天前我去你家和你說話,你不相信;幾天後我出現在你面前,你就不認得我了,這樣還說你不相信前世的事嗎?」這個時候,婦女才恍然大悟。

話說完了,佛陀就說:「你們大家知道嗎?那位天帝釋就是我釋迦牟尼佛;那位女人是現在的彌勒菩薩。過去生中我這樣去度了彌勒,所以他現在在我的座下,發願來世就是要來接娑婆世界,教化眾生。」

這段經文我們聽聽看,真的一世又一世,誰又能認得誰呢?在同一世,現長者身,衣衫襤褸就不認識了,何況是隔世。

所以人生迷,我們要好好把所有的生靈當成是我們的六親眷屬,這樣我們就不會結怨連仇了。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。

備註:此系列文章內容節錄於《靜思晨語。法譬如水》慈悲三昧水懺講記,是 證嚴上人開示的逐字原稿,有些地方或許不甚通暢,卻是原汁原味,請大家用心體會其中苦口婆心的無量慈悲,一定要珍惜,更要起深信解,用心攝受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包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