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無量義經》裡面的經文,大家都應該很熟悉了,因為前文是「無量法門,悉現在前」,所以我們「得大智慧,通達諸法」。
我們既然通達了諸法,我們應該就是「曉了分別」。曉了就是發光了,什麼都看得到了。應該我們要明白,時間就是這樣過去,地球就是這麼樣的再轉,這種的行蘊無不都是法;非常非常微細的,從黑暗到光明。
這我們難道能夠將暗的叫做亮的?亮的叫做暗的?其實,亮與暗是ㄧ個名相。天暗時,明明就是暗的;那時的暗,我們要用什麼方式,來表達它叫做暗的?台灣話叫做「昏暗」。日本話不是如此,美國話更不是如此,這個名相只是一個名相。
但是呢,因為有了這個「相」--昏暗就是黑黑的,黑黑的就是昏暗--要用什麼來對大家說呢?所以給他一個名詞--「暗」,用來方便彼此溝通。
然而,這個「性」我們要很透徹了解。這些大自然的性相,一整年有春夏秋冬,若是又再短一點的叫做月,一個月再一個月,又更短的就是日,日就有日夜,這種的性向都是很自然的大乾坤。又再更短一點的呢,是在那個分秒剎那間,這種種大自然現象的「性」都是存在。
就好像我們人也是一樣,生老病死,很自然的循環,這永遠都是存在。
這種大自然,又把它再縮小一些,到與我們貼身相關的人性。這個性是什麼性?應該是清淨光明的慧性,與佛平等。只是我們全都是被無明把我們遮蓋過去了--所以我們的真實性相,就是已經使我們無法很清楚去了解。
所以我們學佛就是應該要「曉了分別,性相真實」。無論是「有」或「無」,或者是「長」或「短」,都要能夠通達到「明現顯白」。
然而,到底我們的本性是有或無?到底佛性是長得什麼樣子?是長還是短?這些我們全都不清楚。所以要回頭去省思、去運用我們在之前已經有說過要「明因緣」,也要「觀因果」
之前也說過了要觀於自身,我們從真正很微妙的因緣,我們就開始分析了。因為有很多的這個因,這引出來了緣,「因趣果、緣取報」,這我們全都說過了,所以我們應該要用心去了解。
那要如何達到「曉了分別,性相真實;有無長短,明現顯白」?這都是要去探究如何回歸我們的「慧性」。
 我們真正的性是什麼呢?我們現在就說--「第四.觀如來身,無為寂照;離四句,絕百非;眾德具足,湛然常住」。
不也都是常常告訴大家:「我們有與佛平等,平等的那個正因靈覺。」那分真正非常光明的智慧,這就是我們的本性。
這種的本性是什麼?就是這告訴我們的第四:「如來身,無為寂照--離四句,絕百非,眾德具足,湛然常往。」
本性其實是常住的,我們人人都有佛性常住。那麼既然眾生人人有佛性,所以我們人人要明瞭,無論你經歷幾生幾世,前生的前生,有沒有失去佛性?沒有!我們從無始以來,我們就是湛然常住。
那我們今生此刻有沒有失去?沒有!仍然是有。
但是今生有的人,那麼無明顛倒,他的佛性有失去了嗎?還是沒有啊,還是常住。
大家應該要相信,我們的佛性常住,這個如來的性相,就是佛性。如來身他就是「無為寂照」,什麼叫做「無為」?就是自然,自然就是無為
你要說天亮了,要讓它變暗下來,時間還沒到你要叫它變暗,取不可得。所以那個大自然的法則,這叫做「無為」,不是我們人能夠叫它怎樣就能怎樣的。現在天黑就天黑,不是在夜晚叫它:「現在天亮。」它就會馬上天亮,都不會。這不是人為的,這是一個大自然的法則。
所以換一句話來說:「佛性是在我們人人的,大自然的本性。」所以我們觀如來身,我們向內自觀,其實我們也是一樣有,我們有這個大自然的那個寂照。
這個「無為寂照」就是--原來本有的我們的本性,我們原來本有的本性就是寂照,就是光明;所以只是被無明把我們遮蓋,就像是說地球會背著太陽,所以它天黑了。就是比喻我們凡夫寂靜光明的本性,去背離了那個無為,所以無法顯出了那個寂照出來。
所以這樣被無明遮蓋了,那就是我們凡夫;在佛的本性就是湛然常住,永遠就是有這個無為寂照。然而,其實在我們大家本來也都有著--就是如來的身相,那就是「寂然」。
 所以若要回歸佛性,要達到「無為寂照」,就要「離四句」。這個「四句」是什麼呢?
離四句--「非有相;非無相;非亦有.亦無相;非非有.非無相。」
我們若不好好去用功,我們其實無法去了解;真正去用功佛的真理下來,才會豁然開朗,原來是這麼樣簡單喔!
所以,「如來身就是法身」,「法身」就是法的本源。這個法的本源在哪裡?就是如來的性
本來這個智慧與佛性是合在一起,有了智慧你就能夠通達諸法。所以我們這樣一路了解下來,就會體悟到這個法身我們人人都有;這個法身之體從來無為,從來都是常住,所以它是原來本有,寂靜光明。
這個東西是什麼?「非有相」!你若問:「師父您一直說它是自然的,它是本來寂靜,本來光明。若是這樣,到底是什麼樣的行相?」非有相,無法拿出來給你們看。
我只能比喻--這好比要解釋現在天亮、天黑,它的道理在哪裡一般。
從前在佛陀的時代,當時對於太陽和地球的輪轉,還沒有任何可以讓人一聽就理解的名相可以說;所以我們現代,愈來科學愈發達,我們了解的事情、名相愈來愈多,剛好可以拿這些心的名相來作比喻,讓我們理解。也不是比喻,其實「性相」本來就是這樣。
所以現在可以依據科學名相,解釋在佛陀的時代所說的「非有相」等等…就如我們要解釋「非無相」的時候,以現在的方法來解釋,就可以說:「有啊,有相,不是沒有!就像有天亮、天黑一般。為什麼會有天亮、天黑?那是因為我們所生存的地球會自轉,轉到面相太陽的一面,就是天亮;但若是背對了太陽,就成為天黑。不是有個東西就做天亮,也不是有個東西可以叫做天黑,只是因為地球自轉運動等等的關係,所以才會了天亮、天黑的『性相』差別。」
所以「性相」的道理原來是這樣,不是實有一個物體的「相」,而是它有能夠表現出來這樣的狀態而已。不過在過去那個時候真的,我們要用什麼來說明「相」?
再說「非--亦有、亦無--相」--其實雖然我能夠拿出這個出來比喻,說明有天亮、有天黑,有白、有黑,道理在哪裡,這樣子來分析;但是這是有東西的時候,才可以和大家分享說:「我的感覺是這樣…」
但是這個「法身實相」真正是什麼?要如何拿出給大家看?其實「非有相」--沒有啦,看不到的,拿不出來就是看不到的;「非無相」--明明就有啊,要不然為什麼會說:「曉了分別,有無長短」?我們應該再將它分別出來。所以這個地方又說:「非亦有亦無相」,不是說「有」,也不是「沒有」;「非--非有、非無--相」,不是沒有的--「非無相」,也不是說「無相」。
註:這段經文有點繞口,其實就是《金剛經》裡面的:「若以色見我,以音聲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見如來。」
所以世間若用這樣來解釋,大家就會「非非非非非…」,非的不知道「非」到哪裡去了?有的人則是:「有有有有…」也不知道「有」到哪裡去?或是:「無無無無…」,同樣也是不知道「無」到哪裡去。
那其實,這全都是常常對我們說的:「無著相」。
佛陀的心他就是到達無著相,非有非無,非非有非非無。然而,我們凡夫就是在這裡,一直在不斷不斷計較有、計較無、計較長、計較短,很多事情,都是煩惱從這裡產生出來。
但是我們佛心那那就是那麼樣光明俐落,沒有什麼的這個相,所以不執著相,不執非,這就是真正的光明。所以我們若能夠「離四句」,就能回歸到清淨的本性
 要離哪「四句」?就是「非有相」,「非無相」,「非--亦有、亦無--相」,「非--非有、非無--相」,這叫做「四句」。那這些東西就是有和沒有,沒有和有,那樣就是「有影」,與「無影」這樣而已。
影子知道嗎?有影跟無影差多少?就是一個影子而已!
瞭解了這四句之後,我們應該就要去了解,在我們人世間在生活中,我們應該要離四句,不必在那裏計較--「有、無、長、短」。所以我們一旦離四句,那就可以「根本離、枝末絕」,根本無明就會遠離我們了
我們根本無明與生俱來,就是從過去生中,就已經一路帶過來這種種的因緣果報。因為一念無明,所以從很久很久以前,已經從無始就開始就一路帶來--「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」等等…這種種的根本的無明。那就是因為這些是是非非,那樣讓我們眾生的這個無明,不斷不斷一直產生,所以根本無明愈來愈重。
枝末無明好比似一棵樹,根愈扎就愈深,樹身就愈大愈壯,樹枝分叉就愈來愈多,這叫做枝末。所以我們這些瑣瑣碎碎的無明,就愈來愈多。
所以我們若能離四句,就能遠離根本無明和枝末無明,所以叫做「絕百非,眾德具足」,那樣的德就能夠具足起來。
所以說起來,就是這麼樣的簡單,但是解釋起來實在是很困難,要了解更加的困難。但是你若通達了--「通達諸法」,無量法門那全都能夠現前;無量的法門就像似在我們眼前而已,那智慧就自然通達了;那這樣,我們就能夠曉了分別。
所以這段經文的意思是,我們若是能夠讓心夠寧靜,能夠這麼樣地簡單,這個四相我們若能遠離它,自然無明我們就都能斷。那些無明若去除了後,我們的本性就能現前
要怎樣如何回歸我們那分清淨光明?就是要藉重這個六波羅密、四無量心,來磨練我們的性。因為我們的性,已經被無明一層又一層累積覆蓋了,我們要如何才能夠去除無明?那就是要藉眾這些「六波羅密、四無量心」才能把無明磨掉,才能夠去除無明的汙穢。
所以要怎樣做到這些「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」?
布施就是要捨。人都是一念之貪,所以啊你要如何去除貪?你要從布施來去除你的貪;所以我們要布施。
不僅只是布施造福而已,我們還要守規矩,要持戒。我們知道很多的無明產生,就是為了名利。所以,我們布施是不是為了名而去布施?我們布施出去是不是在為了求福?都不是,我們是為了造福而不是求福,這叫做布施,這叫做捨--捨出了有形的物質,去幫助苦難的人。既然這樣,捨就捨了,我們還有什麼要求回來的?我們有捨不求,這就是捨貪念;把這個貪念都去除,要去除貪念。我們心要常常把它預防好,不要貪名著利,所以我們還要「持戒」。
持戒」我們就有很多常常在說的。就像是說:「我們自己要如何建立我們的人品典範?」這都是由持戒而來的
那接下來,當然還要「忍辱」。既然要付出,你若不能忍辱,那要如何去付出?要用什麼去付出呢?你若無法持戒,外面所看到的、所聽到的,我們瞋恨心就常常生起了,所以我們還是一樣要有持戒,我們還要忍辱。
那不只是「持戒、忍辱」就夠了,我們還要不斷、不斷去精進。不只是造福人群,要精進自己內心;清淨內心的戒行我們也要精進。所以在人與人之間,要如何能夠理圓、人圓、事圓?所以我們還是要不斷去精進,才能夠啟發智慧。
一直要到啟發了智慧之後,我們才能夠「靜寂清澄,志玄虛漠」。
所以這全都是一個連貫的,所以我們真正佛性要現前,一定要經過了六波羅密,一定要實行四無量心「慈悲喜捨」,佛性就是由這樣而產生出來。
所以,各位,我們時時都要「明現顯白」。我們的「法性、法相」,其實都存在於我們日常生活中,所以大家要時時多用心啊。

備註:此系列文章內容節錄於《靜思晨語。法譬如水》慈悲三昧水懺講記,是 證嚴上人開示的逐字原稿,有些地方或許不甚通暢,卻是原汁原味,請大家用心體會其中苦口婆心的無量慈悲,一定要珍惜,更要起深信解,用心攝受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包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