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每天都是在談「心」。
這麼多天都一直在說:「慚愧、懺悔。」對啊!我們一定要抱持著,要常常有慚愧心;我們要時常抱著慚愧心,要發露懺悔
 經文中就是這麼說:「若能慚愧發露懺悔者,豈唯止是滅罪,亦復增長無量功德,豎立如來涅槃妙果。」
你看只要我們常常有慚愧心,我們能用真誠來發露懺悔。我們在前次《靜思晨語。法譬如水。長積習氣曉悟無期》也說過了:「不要覆藏呀!我們若是覆藏錯誤,若這樣,對我們自己是有損無益呀。」
 所以我們說:「人若能心懷慚愧,口自吐露,懺己前愆,悔不復作者。只此懺悔一事。」光這一項「懺悔」就好,就是表示我們是能有慚愧心的人。
比喻我們就像是一樣東西,這樣東西去盛裝了穢物,這裡面的穢物都沒有用了,我們要趕緊把它清掉;把它清除掉之後,那這個東西我們要趕緊去清洗它;清洗得乾乾淨淨,它就能再使用,能裝很乾淨的水,去裝很乾淨的東西,我們能再使用。
我們記得嗎,曾說過一個故事--
羅睺羅他很調皮,因為他很小、年幼時,父親就度他出家了。釋迦佛回到皇宮,度他的父王能擁護佛法,度他的姨母,連他的妻與子,都把他們度出家了。其中羅睺羅那時還年紀幼小,他就將羅睺羅交給舍利佛,希望舍利佛好好來教導羅睺羅。
但是羅睺羅他就是調皮,有時明明佛陀就在精舍裡面,他卻告訴人說:「不在,行腳在外面啊!」他看人來找不到佛,很失望回去,他就很高興。不存什麼心,只是愛捉弄人,就是比較調皮。
這件事被僧團裡的人知道了,就覺得要告誡他:「這樣不可以喔!這是打妄語,捉弄他人,不可以!」但是他就是不改。
因為他的年紀幼小,所以大家都很疼他;但是大家也都知道,這要趕緊對佛說,孩子若有這樣的習氣呢,將來就很麻煩。所以趕緊向佛說出了:「羅睺羅有這樣的習氣。」
那佛陀就把羅睺羅叫來:「來啊!羅睺羅,我剛行腳回來而已,你去舀一盆水來。」羅睺羅很喜歡能親近佛陀,能為佛陀服務,很歡喜的就去舀了一盆水來了。佛陀就洗腳。
腳洗好,就問羅睺羅:「羅睺羅,這個水我洗過腳了,能喝嗎?」羅睺羅抬頭看佛:「佛啊!水還沒洗腳之前,是乾淨的,可以喝;但是你洗過腳後,這水髒了,髒水怎麼能喝呢?」
佛說:「好,拿去倒掉。」那羅侯羅就把水拿去倒掉了。那水倒掉之後,佛陀說:「來,這個盆子拿過來前面。」羅睺羅把盆子拿到前面,佛陀就將這個盆子,用腳踢翻過去,羅睺羅嚇到了:「佛陀在生氣了!我到底哪裡做錯了?」
那佛陀就告訴羅睺羅說:「來,羅睺羅,這個盆子翻過去了。你拿水來倒,用這個翻過去的盆子來裝水。」羅睺羅說:「佛啊!我若要裝水呢?要再將盆子翻回來,才能再裝水呀!」
佛陀就說:「對,你現在的個性,和這個盆子一樣。你本來很純真,很潔淨,你所裝的水能喝,為什麼你要去騙人呢?這樣你的心思就不乾淨了!你會打妄語,你的心思已經受污染了,就像那盆水髒了,不能用了。」
羅睺羅說:「但是我將水拿去倒掉了,我要改了!」佛陀就說:「對!你已經將水倒掉了。但是你知道,現在盆子倒扣著,你無法裝水進去;這就表示著,你若不能徹底懺悔,慚愧、懺悔,若沒有趕緊去把它洗清淨,一樣倒扣著,一樣無法裝著水。即使再翻回來,沒有再洗過,你也是一樣裝水也沒用。所以你一定要徹底慚愧懺悔呀!」
羅睺羅頭低下去自我反省,就向佛陀,很懺悔地對佛說:「佛啊!我雖然這樣騙人,佛在說不在,不在說在,我只是看了覺得很好玩而已,我沒有什麼惡意啦。」
那佛陀說:「你沒有惡意,但是累積久了,這個習氣呢?你們知道,一句一次的說謊,下次你如果在路上,有人問你話一定不相信。你若說不在,人家一定知道在,這就是相反、反面。好像一隻手,這一面是手掌,這一面是手背。同樣一隻手啊,就是有正反面。手背不能拿東西,手掌才能拿起東西。同樣的一隻手,不同的名詞,有不同的作用。同樣的,你的一念心,你說你無惡意,但是你已經把手背向下,所以你拿不起東西。」
這個時候,羅睺羅知道了自己的錯誤,說:「我已經知道了,知道我的心思要好好調正,我再也不說謊了!我也不再做錯誤的事!」就這樣開始,把那個習氣改過了。
這就是佛陀如何教育羅睺羅。
佛陀教育眾生啊,就像自己的孩子,就像羅睺羅,所以說「佛視眾生如一子」。所以我們大家都自稱為佛子,所以既然我們自稱為佛子,我們就不應該一犯再犯,或者是犯錯後又再有覆藏,不要發露、不要懺悔,掩蓋著我們的過失。若如此,我們的人生不能心很開闊;我們的心若不開闊,我們無法去覆載萬物。
剛才我不是說過:「心寬天地大,能覆載萬物。」我們若是有錯誤覆藏起來,就如人云:「若要人不知,除非己莫為。」你不肯說出來,難道大家真的都不知道嗎?讓人在背後批評,那這樣我們心中也很擔心;擔心遇到過去的熟人,擔心我們的錯,某人知道會將它說出來,這樣我們的心就會愈來愈窄。心量變得愈來愈窄,心也不能夠開闊。
所以我們若要心寬,就是要慚愧發露懺悔如此心寬才能天地大,才能覆載萬物
 我們要念純,我們若能念純呢,那個心才能至真無雜,所以「懺已前愆,悔不復作。」只要能這樣,這個懺悔,光是一個懺悔,修這個懺悔的行,心常常都能夠照顧好。
若能如此,不只能滅罪。因為我們要知道過去的錯誤,我們要甘願去接受懲罰,我們未來不會去做,所以就無罪了,所以能夠滅罪。不只是滅罪,還能夠增長無量的功德。
所以不要說:「我已經懺悔,怎麼還有很不好的事情又讓我碰到?」那都已經過去了,已經做過的,果報我們要接受,不要再做錯事,自然未來就不會再繼續造罪、受罪了。
那若能如此,不只是未來不再犯錯,不再犯罪,那我們就能增長--「增長無量的功德」又能「豎立無上的菩提到」,就是建立「無上菩提」。這個豎立的意思就是,向下扎根、向上茂盛。我們的德行必定要從「豎立無上菩提」的覺道開始建立。
各位,學佛是真的要用心。對待人一定要心寬;若有什麼樣的事情,我們不要爭也不要和人計較,退一步海闊天空。
佛陀有一次在給孤獨園,對他的比丘說出了,天主與修羅交戰的故事--
那天也有修羅呀,阿修羅就是一直要惹是非,所以天主和修羅在交戰。當時天主的力量,真的沒有修羅強,所以他就敗退了。
他自行估量自已之力是不足以和修羅對抗的,所以他就趕緊退。退的時候這個御者--就是駕駛馬車的人,向前狂奔一直跑呀。那後來這位天主看到一棵樹,這棵大樹的樹椏的地方有一個鳥巢,這個鳥巢是金翅鳥的,裡面有兩顆蛋。
我們知道大鵬金翅鳥很大,牠的翅膀張開能遮蔽日月,所以這個鳥巢很大。
那這個天主遠遠看到樹上有一個巢,大鵬金翅鳥的巢,這麼大的鳥巢裡面有兩顆蛋,他就趕緊叫御車的人,就跟他說:「停下來,停下來,不要再前進了!我們若是向前進,你看,那個鳥巢它會掉下來;掉下來鳥蛋就會破掉,我不能再向前行。驚動這些鳥兒,震動了這個巢,巢如果掉下來,蛋如果破了,這就是毀掉了兩條生命。」
他停下來之後就說:「既然不再向前行了,我就向後退。」但是向後退,修羅的兵將從後面追來了,要怎麼辦呢?他就說:「我寧可犧牲我自己,也要保存這兩顆蛋、兩條的生命。」所以他還是堅持向後退。
他向後一退時,那個修羅向前行,看到這個天主的兵將向後退回來,修羅反而嚇到了。他認為天主有詐,他的力量不足向前逃了,他現在敢再回頭,他一定是力量增加了,所以阿修羅自己怕了,就這樣趕緊下令退兵。就此修羅散開了,皇城保住了,同時天宮也保住了,天帝即安全進入天宮去了。
佛陀說了這個故事之後,就對他的比丘說:「天帝為了救這兩顆蛋,所以寧可犧牲自己,這種寬大的愛心,能夠忍受著自己的生命。一般人說不定會去冒險經過鳥巢,但是他寧可去救眾生,他不顧自己的生命,這就是重道輕軀,就是因為這樣重於道德,輕視他自己的生命,這樣反而是他的德行,退掉了那些修羅。各位,這就是我們應該要學的。」
常常我們的內心呀,也是天人交戰,也是常常善惡交戰,那我們若能善寬一寸,那惡就能夠消滅一分了。所以我們慚愧發露懺悔,這就是力量。請大家要時時多用心,用虔誠、誡慎的心。

備註:此系列文章內容節錄於《靜思晨語。法譬如水》慈悲三昧水懺講記,是 證嚴上人開示的逐字原稿,有些地方或許不甚通暢,卻是原汁原味,請大家用心體會其中苦口婆心的無量慈悲,一定要珍惜,更要起深信解,用心攝受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包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