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人人身上都有一部經,每一個地方都是,我們人生教育的課程。所以,我們要以很虔誠的心,以感恩的心,時時來對待人人。
先對大家分享這樣的一段故事--
有一天,佛陀就在舍衛國的給孤獨園,與一群比丘,他為他們說法,說法之前,比丘就會前後圍繞,然後,大家靜下來,坐下來。
此時,就有一位比丘形貌憔悴,就是看起來很憔悴,沒有一點威德的形象,所以他來到佛前,就很虔誠地頂禮。頂禮之後,又很恭敬地叉合掌,向所有在座每一位比丘,虔誠恭敬地作禮,然後他就退一面坐,坐在一個角落裡。
當時很多比丘,大家內心都生起一分很漠視,輕視的感覺,覺得這位比丘全身,和他的形貌都是那麼憔悴,沒有一點有德的氣息,都沒有。
所以在那時,佛陀就看看大家的表情,然後,佛也知道了,知道人人對這位比丘,起了輕視的心。佛就告訴他們:「你們大家此時,絕對不要在這位比丘身上,生起卑劣的感覺,不能輕視,不要把他當成卑劣的人。為什麼呢?這位比丘他所作已辦,應該修行的,他都修了。按照佛的教法,按部就班,所有該受時的他都受持了;該去除的也都去除了,非常用功。」
所以「所作己辦」,意思就是該修的行都己修了。
佛陀接著說:「現在他己經得到阿羅漢果了,他現在己經全身的重擔,都放下了,所以『盡諸有結』--所有內心的結漏,煩惱,都沒有了。所以,己經得到正確的解脫。現在你們大家,看到他的形容憔悴,佛陀的意思就是說,修行的過程,他是不顧自身,以法為重。所以,大家不可在這位比丘身上,生出那分卑劣的形態。」
佛陀以自己為例子說:「當初,我在修行也是如此…所以,大家不能在他的身上,起卑劣輕賤的感想。」
大家應該還記得,佛陀修行時,也有一段身體受不了,也是倒下,昏倒了。所以,牧羊女來向佛陀獻乳糜,大家修行的過程,都曾經過這樣的形態。
這是佛陀向所有的比丘警惕,讓大家知道,每個人身上都有一部經,都有一部能教育我們的經。不要在人的形象上取著,就要從人身上的過程去了解。
 其實,像這麼憔悴,在他的身上看不出威德;但是,他也是一位修行者。所以佛陀他就用一道偈,來向大家再次解釋--「孔雀雖以色嚴身,不如鴻鵠能高飛。」
就如一隻孔雀,看起來很美,高興時展出孔雀的雀屏,看起來很美,但只是形態看起來,很莊嚴的美,但是,不如鴻鵠能高飛。鴻鵠這種鳥,牠的身形,看起來不是很美,但是,牠能很自由,逍遙自在。
 修行者和這相同,不是在形態,他的身心己經解脫了。所以再說--「外形雖有美儀容,未若斷漏功德尊。」
你若看到外面很莊嚴,乾乾淨淨,白白胖胖,但是,不如斷漏功德最重要。
 佛陀就說:「今此比丘猶良馬,能善調御其心行;斷欲滅結離生死,受後邊身壞魔軍。」
意思就是說,這位比丘好像一位調御師,內心的心猿意馬,全都調伏了,甚至所有的欲,都斷掉了。
所以,所有的結漏也都遠離了,所以在三界生死也都遠離了,所以,他己經降伏所有的魔軍。這就是表示一個修行者,他的毅力己經能斷除一切。
佛陀這一段經文,這個故事,就是要提醒人人,還是要調伏我們心的結漏。
 前面那一段懺文說--「願承懺悔六受等諸煩惱,所生功德生生世世,具足六神通。」
這前面也說過了,要「滿足六度業」。
六度就是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,這些我們都己經具足了。又再「不為六塵所惑」,我們不再受外面的六塵境,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等等,來迷惑我們。
我們「常行六妙」,「六妙」,什麼是六妙呢?
今天來聽聽六妙--
 六妙門,包括了「數妙門,隨妙門,止妙門,觀妙門,還妙門,淨妙門」。
第一是,「數妙門」,就是善調身息,數息一至十,這就是調我們的身。意思就是說,像我們一早坐下來時,我們要調我們的身與心,身體要坐得端正,坐好,將身端正,然後,要調我們的氣。
要如何調?過去,曾和大家分享過,呼出去,我們如果坐著,坐挺了呼出去,差不多是在我們的丹田,深度和我們的小腹,這也要以我們的觀想,吹出去的氣到我們的小腹,這叫做長度。
我們再吸進來時,呼吸進來時,差不多到我們的丹田。所以一出一入為一數,如果能如此繼續十數,心都沒有分心,都是在呼吸間,數字能很清楚,心的雜念沒有生出來。如此重複,重複,以十為數,不斷地重複,這就是要調我們心息的方法。讓我們的心,攝收我們的心不亂。
第二是「隨妙門」,也就是說不勉強,開始,我們練功夫時,要以數息觀,再來能我們調到不必數息,不需要數,很自然不勉強,隨著呼吸的長短,我們能清清楚楚,知道是出是入。這個時候出去,進來的長與短,不一定是數息,要慢慢算,就是能調得氣的長度全都平均。再來就是隨妙聞,我們隨時坐下就能調息。
第三是「止妙門」,就是要止,止什麼呢?我們的心即使是在生活中,不論是行住坐臥,我們的心要常常攝心靜慮。我們的心要時時很平靜,沒有心猿意馬,這種叫做攝心;靜慮,就是我們的心能常常深思考慮,看到什麼事情都不浮動,都能很沈著來考慮。無論人事物能很心安,很明瞭,很清淨,心安寧靜,不論遇到什麼事都沒有波動,這叫做「止妙門」。
再來是「觀妙門」,「觀」,我們事事都要好好觀察,這個觀字,向外觀事物,向內觀內心。我們要很明朗,很分明,不論內心的境界,外面的境界,我們都要很清楚。
再來,我們要知五蘊之虛妄,因為我們每個人,都無法突破五蘊,五蘊大家都知道,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。我們都被外面的色所迷惑,所以,使用我們的感受起落不安,所以我們的心,隨著外面的相亂想。
色、受、想、行,在我們的行動中,我們就會亂序,所以,請大家要多用心,我們要有清淨的一念心,觀外面的境界,觀裡面的身心。要了解一切色和根,都是相對的,我們應該要知道,不要受外界虛妄所引誘。
第五叫做「還妙門」,就是說心,我們要轉心迴照,如此能觀我們的心,我們的心在外面亂轉,我們要隨時警惕自己,趕快返照找回來。所以,我們一定時時提起內觀,有出去,我們要趕緊拉回來,這叫做「還妙門」,將我們的心在外面緣的境界,要記得將心再反觀,所以有一句話說「反觀觀自性」,意思和這個一樣。
眼睛都看外面,但是,我們應該要,多多回頭來看自己,這叫做反觀觀自性,不要讓我們的心散亂掉,心若虛妄,我們修行的功德就差多了。
第六就是「淨妙門」,清淨,要很乾淨,緣著外面的境界,我們的心,不會被外境誘惑,這叫做「淨妙門」。就是,心不會依止什麼境界,妄念絕對,不會被外面的境界迷惑我們,再起妄念的心,妄念就是虛浮。
就是刪才說過的五蘊,纒住我們的心,這就叫做妄念。如果五蘊淨空之後,就妄念不起,所以五蘊很重要。
有一天曾告訴大家,我們化整為零,外面很複雜的境界,我們慢慢去分析,分析,分析到最後,根本沒什麼東西,五蘊也要以這種方法。否則,外面的色塵就足夠,讓我們的心擾亂了。所以,我們一定不能讓心依著外境,我們應該收回來,不要讓它染污我們的心,若能如此,就叫做不住著。
我們的心,沒有耽染執著,在什麼地方,所以,我們自然就很洞然清淨,我們能瞭如指掌,是真是假,真空妙有,妙有真空,在我們的內心,一點都不受外境,障礙我們清淨無染的心。所以,我們要以這六種方法,對治凡夫紛亂的心態。
各位,這六妙門就是要讓我們入,入什麼地方呢?入清淨的境界,所以一定要從這六個門進入。
第一個門,記得就是「數妙門」,那就是調伏我們的心;
第二是「隨妙門」,就是要細心隨息的出入,己到不需要用數的,隨時行、住、坐、臥都能很微細,隨著氣息不會忘掉;
第三叫做「止妙門」,就是要攝心靜慮;
第四叫做「觀妙門」,要分別外面很清楚,不受外面的引誘;
第五就是「還妙門」,我們要轉心返照,不要一直讓外境一轉,就一直轉過去了,我們要常常收心收回來,反觀自性;
第六叫做「淨妙門」,清淨我們的心最微妙,心若不受外面的誘惑,我們的妄波,妄念的波動,波濤不起,所以,我們的心靜如止水,我們的本性,若是被外境稍稍染著了,我們清淨的智慧就產生不出來。
所以,人世間不要在形象起分別,我們要以真心,沒有污染的真心,來面對日常的生活,在每個人的身上。我們要透視他有一本經,這人生的課程,若能如此,我們能得到很多智慧。
所以,各位用心修行,沒有其他的方法。

備註:此系列文章內容節錄於《靜思晨語。法譬如水》慈悲三昧水懺講記,是 證嚴上人開示的逐字原稿,有些地方或許不甚通暢,卻是原汁原味,請大家用心體會其中苦口婆心的無量慈悲,一定要珍惜,更要起深信解,用心攝受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包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