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早外面很靜,唯有一樣是風的聲音。風聲和寂靜的境界,這就是外面的境界和我們的意識接觸。人都離不開境和心若是心境合一,也是心很靜寂清澄。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我們能很清楚。過去有錯誤要趕快改過,未來要好好踏踏實實好好修行。
修行複雜嘛?簡單啊!但是雖然簡單,卻很難永遠堅持,這就是困難的地方。什麼叫做簡單?簡單要修好講話的方式,有的人的習氣,說話很驕傲,驕傲所出的語言就是不謙虛,無法謙虛,說話自大,如此自己不覺得,但是會去傷害別人,這就是一個習氣。
所以我們學佛,在面對外面的境界的時候,和內心保持寧靜的心態,要能夠心境合一。無論是在面對外面的境界,和自己的內心的感受而表達出來的行為都一樣。所以修行,實在是希望我們以很微細的心來調伏我們的習氣
所以我們從前面《靜思晨語。法譬如水。三慧明三達朗(一)》以及《靜思晨語。法譬如水。三慧明三達朗(二)》一直在說:「三慧明、三達朗。」這就是在說我們要調伏我們自己的心,要能夠調到「三慧明」。
 三慧就是「聞、思、修」,雖然這只是三個字,但也不要想說:「這有什麼?為什麼這麼多天師父都在叮嚀?」對啊!還是要叮嚀。為什麼要叮嚀呢?因為大家很容易忘記,所以才需要不斷地叮嚀
因為「三慧明」對於一位修行者是多麼重要!聽聞、思考、身體力行,這很重要
所以「三慧明」非常地明朗,知道過去是如何、如何、如何?知道我們現在要做什麼?更了解再接下來我應該要接受什麼事情?要趕緊做出什麼樣的行動?這稱為「三慧明」。
不只是自己知道,還要表達出去讓全球的人都知道。我們今天的靜思法脈,這種修行的系統;和我們慈濟立宗,入人群普遍於全球,希望人人能依教奉行、身體力行,這種就是三慧明。再加上聞思修之後,馬上行動,才能「三達朗」,一且的法才能夠通達出去,我們的思想才能通
 所以「三慧明、三達朗」這實在是很重要,這兩句話才六個字而已。「三慧明、三達朗」,這讓我們的內心多麼地開闊、多麼地清淨、多麼地明朗呢!這也就是「靜寂清澄」的境界。這完全是很清淨、很圓滿的境界,若能如此就能夠「三苦滅」。
已經這麼清楚了,還會去犯錯嗎?不會!
這麼清楚,逆境現前的時候,我們難道會想不通?會看得開!這只要我們的心很明朗,自然當逆境現前的時候,我們看得開就化解得掉。所以看得開,想得通,如此什麼境界來的時候,就不會那麼苦
看,三苦我們也已經在以及《靜思晨語。法譬如水。三慧明三達朗(二)》說過了。什麼苦?「苦苦、壞苦、行苦」!
對了,第一個就是「苦苦」!我們若能夠「三慧明、三達朗」,雖然我們帶業來到這個世間,有苦,但是看通了、明白了,所以我們就會覺得很輕安
壞苦」,我們人生在世,「生、老、並、死」逃不掉,既然逃不掉,為什麼我們不豁達一點呢?我們要知道把握時間。我們人生人人有生老病死,既然有老,時間在消逝,要趕緊好好把握時間,不要再迷茫浪費時間,要懂得把握時間。
我們人生每天在過,要知道「是日已過,命亦隨減。」常常能啟發自己「如魚少水,斯有何樂?」何必一直、一直迷於人間的享受呢?因為「壞苦」將近現前,所以我們自己要培養很歡喜的心,去做一些很歡喜的事情。若如此就沒有「壞苦」。
行苦」我們大家也都知道,世間萬物不斷地變遷,無論如何你都無法停止下來;既然無法停止下來,無論是外在的境界,或是內在身體,無論是物理、生理等等…同樣都在行蘊中消逝。既然如此,這也是一種苦。
很多事情都說「來不及、來不及了!」工作累積了很多,也說「來不及!來不及!」為什麼來不及?到了來不及之後,心理感受「心狂火燒」也很辛苦!因為裡面有一個行蘊,因為時間不會停,無法等你,時間還是過去了、過去了,所以我們有很多工作、很多想要做的事情、很多想要追求的一直都是來不及,這就是「行蘊」。
 所以如果我們這些事情都知道了,三苦知道了,有前面智慧通達,如此我們就能夠減輕很多的苦。
一旦超越了三苦,三願就能夠成就。我們人生在世間都要有願,如果沒有希望就太消極了。佛陀也是告訴地子:「不要獨善其身,你不要只想自己解脫,還是要發願度眾生。」
我們的三願就是「希望能夠付出給眾生、眾生能夠身心得解脫、能夠天下無災難。」所以這也是一種願,所以「三願滿」。若如此,如何才能夠達到這樣的境界,那就是要懺悔!
心如果不清淨,絕對無法慧明,無法達朗,所以我們應該要先懺悔這念心。懺悔這兩個字來自於梵文,直接翻譯過來變成了我們現在所用的華語名詞。「懺」在梵語當中就是「懺摩」。上戒堂,我們都說是「懺摩」;其實懺摩這是梵音,如果依照華語來說,就是「懺悔」。
悔就是悔過,我們過去所做的很多都不對,無論是待人、處事,我們常常結了很多不好的緣、我們做了很多不好的事情,都是過去。過去的我們要時時反省,我們要常常自己承認錯誤,這稱為「悔過」、後悔--後悔過去所做的。
人云:「悔不當初」。靜思語中說:「人生最重的懲罰就是後悔。」這就是說,在做的過程當中都沒有去思考,等到過了之後才後悔「我不應該做」。一直以來都已經知道不應該做,不過是不是向人表達出悔過?「我過去是這樣,這樣是不是在過去對你做了不好的事情?是否令你生氣?是否有讓你誤解?」等等…
我們應該要悔過,不只是後悔而已。如果只是後悔就會很辛苦!人生最大的懲罰就是後悔,那種做了錯事,常常囤積在心裡。
其實後悔也有一種是「這件事情我沒有做,所以得不到」,這也是後悔。他就是後悔沒有做到,這樣也是一種後悔。或是過去已經做錯的,我們還囤積在心裡很想改,但是已經做了怎麼辦呢?所以我們要懺悔。
我們若只是後悔、後悔,若只是這樣常常囤積在心裡,就會很難過,變得很鬱悶。所以我們要悔過,不要只是後悔。
後悔的意思是不對的還囤積在心裡面。但是既然我們知道已經錯了,我們就應該要悔過過去,知道過去的已經錯了,我們就要好好地懺悔。所以這種改過的心念和行為,把這種行為的華語和梵文合起來,叫做「懺悔」。
 「」就是修未來--「對於過去的我已經知道不對了,我知道了,我向你表達,表達我過去真的不對,我未來一定會改。」說會改就要改,這樣才能清淨,過去的心結打開了!
」則是悔過去--「過去我犯的錯誤,大家都已經知道了;大家知道我過去的錯誤,請你們幫我監視、見證,我一定會改。」如同這樣告訴大家我自己的錯誤,警惕自己不對之後要真正地改過,這樣才是真懺悔。
佛陀的時代,在印度四姓階級分得很清楚。但是在佛陀的僧團當中,佛陀則是主張一切平等,人人都平等,要打破了階級的分別。所以他出家之後,回到皇宮說法,度了很多皇宮中的人。
尤其是他的父王,認為既然他的兒子已經出家成佛了,是人間的大覺者,希望他的僧團能夠旺盛起來,能夠讓他思想、佛法很普遍的推動。所以佛陀的父親,就是佛的大護法。他提倡若是王族當中,有兩個兒子以上,就可以讓他的一個兒子去出家!
這是當時除了佛陀說法人人很嚮往,很嚮往這種清淨的境界,修行很輕安自在的心境,所以大家很想出家。又加上當時他的父王又發出一到命令,就是人人只有你有兩個兒子以上,就要成就你的兒子出家!所以王族當中,無論是王親國戚,很多都出家去了。當時出家的還有與佛陀是同父異母的阿難陀,也有他的堂兄弟阿難,還有他姑姑的兒子,很多都在那個時候出家了。
但是有的人習氣難改,雖然四姓種族分別在僧團當中應該已經平等了,但是其中就有一位叫做「窒師」,他在僧團中很傲慢、很驕傲,他和大家在一起,就會有那種「我是佛陀姑姑的兒子」的優越感出來,只要和大家在一起的時候,他自己都抬頭挺胸,好像架勢很大。他也很喜歡發表說很多話,其他人若是稍微發出一點聲音,他馬上以聲勢將人壓下去,高高在上。
像如此在僧團中是如此,在外面看到人,也說:「我是佛陀姑姑的兒子,我知道什麼事情。」也同樣說很多話;但是別人在說話,同樣也是用聲勢把人壓下去。
若是在僧團當中,人人都會忍讓,會忍他、會讓他;但一旦出去到外面,僧團中覺得,這樣就很不好,所以回來告訴了佛陀。
佛陀聽了之後就說:「來,你叫他過來。」他就來了,還是同樣恭敬頂禮。佛陀就對他說:「剛才他們說這樣的話,你真的是這樣的態度表現嗎?」他承認了:「是啊,我有這樣的態度。」
佛陀就說:「你若真的是我姑姑的兒子,對這些長輩、資深長老,你應該要生起恭敬心,而且你自己本身要有懺悔心。在長老的僧團當中,你要時時有慚愧的心,慚己愧人。你到底來了多久?你懂多少事情呢?別人知道的事情,說不定你不懂,所以你要常常起慚愧心。少說點話,話不要說那麼多,我們要聽別人說的話,要聞、思、修!若是聽到你不喜歡的,你應該要忍受,你要學會忍受別人。」
 所以那個時候,佛陀如此教導他之後,就說了這一段話:「恆應修善莫生瞋,若生瞋恚名不善。窒師汝今於我所,宜應斷瞋及憍慢。習行諸善修梵行,若如是者我慶悅。」意思就是:「你應該要用遠、永遠好好地修行,不要生出了瞋的心態,只要你發脾氣你就是不善!窒師你今天在佛門中出家修行,你就應該要斷除瞋恚和憍慢的心態。若能夠這樣修行善行,我就向你恭喜。你要修行的就是善,『善修梵行』,清淨心不要再有驕傲,你若能如此,我就會為你祝福,為你感到歡喜,這就是你應該要修行的。」這是佛陀如此教導他的。
各位,修行其實這麼簡單,只要把我們的習氣通通去除掉,善法就生了!所以「恆應修善莫生瞋」。
為什麼會常常發脾氣,就是沒有懺悔心。懺悔才能起忍辱的心,沒有懺悔就不會有忍辱的心;沒有忍辱的心,善法就不生了。所以希望人人時時要懺悔,要多用心啊!

備註:此系列文章內容節錄於《靜思晨語。法譬如水》慈悲三昧水懺講記,是 證嚴上人開示的逐字原稿,有些地方或許不甚通暢,卻是原汁原味,請大家用心體會其中苦口婆心的無量慈悲,一定要珍惜,更要起深信解,用心攝受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包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