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天每天和大家所分享的,都不離開我們的心。不管法有多少的數字,但是很簡單,都不離開一念心。

和大家分享「八十八使」,這就要先經過《靜思晨語。法譬如水。九十八使(一)十使》當中所說過的「十使」。十使當中,開始就是有「身見、邊見、見取見、戒取見、邪見」這五種的觀念,但是比較麻煩的就是有「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」。

人人都離不開這些東西,想想看,光是一個貪字,就會使人身敗名裂。到底世間什麼東西值得我們去貪?貪得了對我們又有什麼好處呢?好處只是享受,一個人的享受到底有多久?多長?多少?想不通的人,就是一時的貪欲,所以不知道人間的無常,所以所作所為都只是為一個貪字。

名利、地位,貪得、得到了只不過是短暫享受。若是貪不到,只是惹來了很多的煩惱,造了很多的業。所以這些業對現世來說,是身敗名裂。所以這個「貪」實在是讓我們凡夫在三界中無法脫離。尤其是在欲界。

除了貪之外,還有瞋。這念瞋就是很暴躁的心態,對別人熱來了很多的煩惱,對自己也受盡了心的燥熱——很枯燥、很熱的感覺。所以「瞋」如火,實在是苦不堪言。

最麻煩的是「貪而成癡」、「瞋而成癡」,因為癡就是無明,這種的無明,道理分不清楚,所以他才會去貪;就是因為道理看不明,所以才會常常發脾氣。所以這個「癡」字是讓我們最痛苦的。

這就是在十使當中,有著這樣的驅使,由不得自己。包括貪、瞋、癡。

當然人常常都有我慢、懷疑,最要不得的就是懷疑正法。凡事都是懷疑,若是懷疑就會疑心、疑鬼,對於真正的正法,他也是一樣起懷疑。這種已經是心病。

所以十使具足的時後,再加上「四諦」——「苦、集、滅、道」這四諦。十使就是在四諦當中作用,所以加起來就已經變成八十八使。為什麼?這樣加起來應該只有十四啊!為什麼變成了八十八?

大家要好好聽聽,因為它有增有減。首先就是「三界」的分別,大家要注意是因為有三界的差異,三界當中各有四諦,所以有增有減。

這些四諦加上十使,就是在每一諦當中都有十使,不論是苦的十使,應該是十;若再加上「集、滅、道」也各有十;本來加起來應該是四十,若是擴展到了三界,三乘四十,應該是一百二十,為什麼是八十八呢?

這些數字我們要聽清楚。

其實不是三界的每一諦都具足十使,某些界當中的某個諦,並不具足可以驅策我們的「十使」,有寡少數個使。

比如說,在欲界當中的苦諦,就是具足十使。在苦諦當中,從前面的「身見」、「邊見」等等…一直到貪瞋癡慢疑,應該這些東西,我們就知道十使,我們人就是因為有這十使,所以我們會苦。所以苦是苦在這十使當中,所以稱為苦諦。在欲界的眾生,具足這十種使會來驅使我們。

但是在「集諦」和「滅諦」,它減掉了「身見」、「邊見」、「戒取見」。

再來的「道諦」,在「道諦」當中只有八種使,減掉了「身見」、「邊見」這兩項。

所以在欲界當中的四諦,全部加起來,總共只有卅二使而已。因為苦諦的十使;集諦和諦滅這兩項減掉六,只有十四使;再來道諦也只有八使,所以加起來就是卅二使。

接下來了色界、無色界當中的四諦,在每一個諦當中,還要除掉了瞋——瞋使,四諦當中再減掉瞋使。這是在苦諦成為九使;色界、無色界減掉了瞋使,成為十二使;再加上道地的七使,所以色界、無色界當中,各是廿八使。色界與無色界當中的兩個廿八使,加起來就變成了五十六使。

色界、無色界的五十六使,加上了欲界的卅二使,加起來就變成了八十八使。

到這裡,有人的就會想:「這麼複雜的數字,本來我就不是很懂得數字,又再加上了這些法數,實在是很纏人。」但是沒有關係,在這個纏當中,總是有如來。

所以,各位,我們學佛本來就是很簡單,就是因為愈細分下去,所以才會愈複雜。我們如果可以回歸最簡單的,相信這就是我們要學得很純。心純,我們生活才能簡單;簡單的生活才能夠清淨。

所以這八十八使,確實是非常的複雜。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其實和我們最接近的是在欲界的卅二使,畢竟我們是生在欲界當中。生在欲界當中,就是有十使具足,受到這十使在驅使我們,十使在糾纏我們,我們要很注意。

其他的色界、無色界,我們也要有所認識。我們大家求學佛法,不希望還在三界當中輪迴,我們的心如果纏在三界當中,還是一樣離不開苦。你看,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,還是一樣在四諦當中,一樣有煩惱,一樣被驅使。所以我們希望能夠超越三界,這就是學佛的目標。

要如何超越呢?就是要去除無明。無明在哪裡?就是在日常的生活當中。這些無明說起來如此的廣泛,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,這些東西分析起來是那麼大、那麼廣,其實只在一念心。

所以,因為有這麼多的煩惱,令我們都是在貪欲中,永遠,長久、長久都是流轉在愛欲的海中。我們常流愛欲海,這就是人生。人生在這種愛欲,好像茫茫大海,浮浮沈沈。一點的心室效應生起,就是狂風作浪,這就是我們在世間心所緣的。

諸佛菩薩對凡夫眾生很感傷,覺得怎麼會如此愚癡?以這麼多的法來開導,但是眾生就是無法接受。那些懷疑、我慢,或是癡心、瞋恚、貪著,無法去除,這對諸佛、菩薩而言,實在是很悲哀的事情。佛陀的愛心,為我們感到悲哀;愚癡的眾生,還是在迷茫中,在夢中作樂,實在是很可悲。

要怎麼辦呢?就是要告訴大家,我們要「虛心樂靜,無為無欲」。

我們要如何才能使我們的心開闊,心如虛空,沒有貪欲?世間會如此複雜那就是因為我們的心很窄,我們的心如果可以和虛空一般,我們常說一句話:「心包太虛」,太虛本來就很大,我們的心如果可以開闊到比太虛還要大,能夠包含太虛,這叫做「虛心」。

我們的心一旦去除了十使,我們若能夠到達無求的境界,這樣就能夠「人到無求品自高」。什麼叫做無求?就是無貪、無欲。無貪、無欲他就無求,無求他就不會瞋怒;沒有瞋怒他就沒有癡念;沒有癡念他就不會起我慢;沒有我慢他的心境就可以很明澈;很明澈的心哪有什麼懷疑?所以,這念心很重要。

要如何去除那些驅使我們的煩惱?就是要「樂靜」。我們的心要常常保持平靜,所以「靜寂清澄」,才能夠「志玄虛漠」。心若是很寂靜,我們的心就可以很開闊。我們立志就是要學佛,學佛就是為了要成佛,我們尚未成佛,絕對不要放棄我們修行精進的心念。所以志要很大。

所以「志玄虛漠」,就是要「無為無欲」。我們在世間無為,就是不想去求、去取,世間一切名利地位對我來說沒有一點關係,這樣名利、一切的物欲都不會染著我們的心,自然就會「無為無欲」。這就是因為無欲,所以能夠「損己布施,至誠守戒」,而最重要的就是在這個過程當中,我們還要能夠喜捨。

有力的人出力,有錢的人出錢。我們以愛心去幫助、去膚慰、去陪伴,這叫做「損己布施」。「損」不是我去幫助別人我就會有損失,不是,而是要出、要捨,這個損的意思就是「捨」。我們能捨,捨出我們的力量,捨出我們所有,我們就能幫助貧困苦難的人,所以應該要說是「捨己布施」。我們所有的東西、力量,無論是有形的或是無形的,只要我們能幫助,我們就去付出。

所以慈悲喜捨,學佛就是要學得「大慈、大悲、大喜、大捨」,所以就是要「至誠守戒」。我們捨,去付出、幫助別人,同時我們的戒行也要守。我們若只是度量很大,會去布施,但是自己花天酒地,這樣也不對;為所欲為也是不對的。

「雖然愛心會做,但是還是想要享受,我就是要享受;想要歡喜,我只要歡喜。因為幫助別人我也可以歡喜,但是我的生活就是我行我素。」這樣也不對。

學佛就是要學得來自內心的虔誠,接近佛法,所以我們要守誠、守戒,依戒奉行。若能有如此的人品去做布施,那就功德無量了!

這就是要再加上「謙卑忍辱,勇猛精進」,我們要謙卑,不是自以為「我已經做很多了,我戒也守得很好了。」不是這樣,我們要時時謙卑。在人群當中,我們要時時提醒自我,不要忘記我們還是在人群當中,在凡夫界、在欲界當中,我們周圍的人人都同樣在苦諦當中,在苦諦當中聚集了很多的煩惱,他的煩惱現前的時候,難免我們和他相處,我們難免要縮小一點,我們才能在人群當中和人結好緣。

當然別人是凡夫,我們同樣也是凡夫,所以我們要懂得方法,那就是要「忍辱」。所以我常常對大家說:「微塵人生,我們才能發揮奈米的良能。」這是現代科學的名詞,也就是有這種功能。

所以我們能縮小自己,才能向前勇猛精進。所以我們要「一心思微,學聖智慧。」

各位,我們要非常微細,佛法深如大海,寬如虛空。但是在這麼寬、這麼大,我們要知道其中的法很微細,所以常常對大家說:「那個微細我們絕對不能夠輕視。」我們要很慎思,我們才能守好我們這念的道心;若是讓這念道心有一點的偏差去了,就會損失了很多的智慧。所以我們「一心思微,學聖智慧」,時時不要離開我們的心。

無論是八十八使也好,或是九十八使也好;九十八使就是八十八使再加上一個具足的「十使」,所以他就變成九十八;若是一百零八使,再加上十纏,所以就是一百零八使。

有這麼多、這麼多的佛法,其實都來自於那個微細的心念,請大家要時時多用心啊!

備註:此系列文章內容節錄於《靜思晨語。法譬如水》慈悲三昧水懺講記,是 證嚴上人開示的逐字原稿,有些地方或許不甚通暢,卻是原汁原味,請大家用心體會其中苦口婆心的無量慈悲,一定要珍惜,更要起深信解,用心攝受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包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