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人生到底有多長呢?其實生命是無常的,生命不久長,唯有一項就是道德。

我們修行就是希望能從我們的生命中精進,能累積德,德是在日常生活中所累積的。我們不是常常說:「功德、功德」。無「功」不得「德」,所以我們要平時多用功,內能自謙則是「功」,外能禮讓就是「德」。

修行就是往內自修,我們的心若能沒有起伏,沒有起心動念,沒有無明遮蓋,如此,就能得到泥洹永安。泥洹也是「寂靜清澄」,也就是涅槃的境界,所以若能如此,這才是永恆的生命。這種的生命,應該要說是「慧命」,所以我們要很珍惜每天活著的生命。

佛陀教育我們,我們要在「生」中好好累積,所以在十六見中,第五就是「生者見」。

對的,有生命以後,我們大家都只說「生、死」。其實生和死之間要「生活」,這才是真正我們要重視的。

「生」既不知將來,到底我們過去如何來「生」?糊裡糊塗由不得自己,與哪一對父母有緣,就去「生」了。「生」只不過是剎那的時間,再來就要「活」。有「生」就要「活」,所以這段時間才真正重要。

在生活中不離開五陰,日常的生活根塵相對,妄生了我今天的生活,所以執著。計著我們今天的生活人事物,還計著明天的,未來的很多很多的生活中。我們都一直起妄念、生計較;要不然就是計較過去,「你曾經對我如何?」

對我好的,可能我會對你的緣比較好。甚至有的人,別人對我們好,很快就忘記了,這種「恩反為怨」,這也很多,這都在這一生中。

人對人可以「恩恩相報」,可以互相感恩、互相回報,若能如此,過去的、今天的、還有未來,這種恩恩回報是不是很好呢?但是只有少數人能夠這樣。

多數的人都說「恩將仇報」,意思是我們的人生,多數別人對我們好,今生我們很快就忘記了,何況哪記得過去生,過去生更難說,所以人的造業無法積德。

什麼叫做「積德」?剛才說過的的「恩恩回報」,我報你的恩,你報我的恩,彼此之間,恩和恩之間互相累積、互相相報,這樣叫做結好緣。這個好的緣,不斷不斷累積下去,若能人人如此,這種生活就是優質的生活。「優質」很好的生活,這樣不斷地累積,這也是在積德,積好緣、積因,彼此之間。但是可惜的人都是在一念之差,這一念之差。

為什麼你會「恩將仇報」?過去對你比較好,但是生活彼此之間在摩擦,就容易我執、我見。無論你過去對我如何,就是現在對我不好,所以就開始起爭執,這就是在我們的「生」。這個「生見」,為了生活,人與人互相生命之間,互相混合、互相摩擦,這都是人人這種固執、或是計著,這叫做「生見」。

所以「計我來人中受生」,計較「我怎麼會來這個中間受生?我怎麼會生在這個環境?我怎麼會跟這對父母?這對父母生我,怎麼是這種環境讓我生長?」比較別人,想到自己,一直起怨嘆,一直很不滿,這叫做「生見」。意思就是說,對我們來今生此世,我們一切都是起不滿的心,起怨嘆,無明就不斷一直生起。

所以我們應該要時時用感恩心。貧窮的父母生我們,他要養育我們,比富有的家庭生孩子,養育孩子更加辛苦,生在這種貧困的家庭,更要用感恩心,感恩父母辛苦養育。

但是人都不會這麼想,只是一直固執,「我怎麼生在這種家庭?我怎麼在這種環境?」若是如此怨嘆,就苦不堪言。

真正的富有,不是生活中多少財產給他,多好的環境給他。其實富有在我們的心中,是富是貧要看我們自己。

我不是說過:「富中之貧。」即使你生在很富有的環境中,但是你的心不滿足,如此在富有環境中,還是和貧窮差不多。

記得不久以前我說過,大陸有人換身份,貧窮家庭的孩子換到富有的家庭生活,富有家庭的孩子把他換到貧窮的家庭生活,讓這兩個年輕人,完全不同的環境去對換生活。

如此那個富家的子弟到了貧困的家庭生活中,他才知道生活怎麼這麼辛苦,生在這個家庭要喝個水還要去挑,挑水很辛苦,煮飯要撿柴,撿柴、砍柴很辛苦,家庭這麼破,環境這麼差,好辛苦。所以他知道「感恩父母給我那麼好的生活,我回去後,要趕快感恩我的父母。」

但是對這對很貧窮辛苦的家庭,要養育孩子多麼不容易,他們以這種生活使我覺醒,所以要離開這個貧窮家庭,他也這對暫時七天的父母叩頭、感恩,因為他們無怨的付出,讓他覺醒起來。

那位在富有家庭生活的貧窮子,他在那裡生活,出門就是坐名轎車;還有手機,隨時要叫人做什麼事情,手機一叫人就來。在生活中,開口就能喝茶,一動作就有人服務了。這種生活這麼好。

回想到她的父母這麼貧困,他自己也提一份奮鬥的精神,「將來我也應該也要有像這樣家庭的生活,我回去要認真讀書,要孝順我的父母,有朝一日,我也能讓我的父母跟我一樣過這樣的生活。」這樣的生活環境交換體驗,也是一個教育。

什麼是貧?什麼是富?貧和富在我們自己的自心。

所以在《法華經》中有「窮子喻」這品經文,大家應該都常常讀。我們都知道——

本來貧窮子,他也有富有的家庭,但是他一時迷失、流浪街頭,非常貧困,過著那種坎坷的生活。但是他不知道,他原來是富家人的子弟;父親把他找回來,他還不了解,「原來眼前這個是我的父親,裡面這個家庭,是我的財產,我的家庭。」他自己還不知道。這在《法華經》有這樣的譬喻。

其實這種譬喻,佛陀是教育我們,這個窮子雖然流浪在外,他的父親很用心,請人把他找回來,找回來。父親還為了接近他的兒子,換掉莊嚴的服裝,把它換掉,換成垃圾衣,骯髒的衣服穿在身上,去接近這個貧窮子和他同事度,和他一起做。然後就是要接引他能夠知道,他也是同樣和他是平齊富有的人。

佛陀就是譬喻,佛陀為了度眾生、教育眾生,他一樣要回入娑婆,和一般的凡夫一樣,出生人間,他才了解人間很多的道理,所以「現相成佛」,

看人間世相,所以一段一段人生的故事留下來。他也是一樣要去求學、去了解,所以他就要在印度,去每個婆羅門教的團體去求學,但是覺得這個道理不合,其實佛本來就已經成佛了,只不過他是現相,和我們一樣要經歷。

這一段的經歷是要告訴我們:「我有去求學過,但是法不是很透徹,所以不透徹的法我將之放棄。放棄之後,我自己以我的心和天地宇宙萬物的真理會合,會合後,重新印證天地的真理,再將真理再回歸,向世間人說法。」這個過程無不都是「現相」,就是示現這個相。

和我們凡夫一樣,就是這樣來「生」。生在這樣的環境,去體悟、體會了四姓不平等的階級。為了人人可以平等,徹悟道理,所以他會出家去,經過這樣的探訪、參訪,所以他自己自我與天地宇宙會合,以這種真理來教育。

但是有很多人,雖然接受了佛法,不過自己還沒有提起,原來要向佛道精進。他只是知道人生無常,生命幻化、命不久長;只知道這個身體是如幻如化,生命不是很久長。但是他不知道如何累積道德,要精進。

道德要從哪裡累積呢?要從群生中累積,不是獨善其身。

所以這些獨善其身的二乘佛的弟子,只是顧自己。雖然知道,但是他就是封閉在自己的環境,知道「我要自己趕快修行,我知道觀身如化,我知道命不久長,我知道要趕緊修行。」但是他的修行都是論自己,他無法知道要趕緊向前精進。所以變成了,不會去開啟大乘的道理,只是停留在二乘的獨善其身,所以沒有大乘的功德法財來莊嚴。

所以大乘功德法財,就像那位長者,他為了和二乘的弟子接近,他就要換掉莊嚴的衣服,和一般人穿一樣的衣服。其實長者莊嚴的服裝,就表示德行,所以「功以顯德」。

這個德,「道風德香薰一切」,要如何莊嚴而有德香,就是「智慧」。常常一句話說:「不經一事不長一智。」我們若怕事,獨善其身,即使你已經入佛門,還是同樣如貧窮一樣。

所以我們要累積智慧,我們要勇猛踏入人群,來結眾生的好緣。要結眾生的好緣,時時要以感恩心。這個感恩心非常重要!

人身難得,真的得了人身,在生活中,到底我們可以生活多久的壽命?我們都不知道。所以我們要把握這一世,我們應該要好好多用心。

備註:此系列文章內容節錄於《靜思晨語。法譬如水》慈悲三昧水懺講記,是 證嚴上人開示的逐字原稿,有些地方或許不甚通暢,卻是原汁原味,請大家用心體會其中苦口婆心的無量慈悲,一定要珍惜,更要起深信解,用心攝受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包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