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我們學佛,無不都是為了學習——當我們在修行路上遇到什麼境界,我們應該要用什麼樣的方法,來調伏我們的心。這是佛陀對我們眾生的根機,不斷以他的智慧來調教眾生。

我們大家都說是學佛。對,要佛學,我們要學佛也要知道學佛的過程。常常對大家說:「若沒有經過一條菩薩道,我們要到達佛的境界,還是遙遙相隔。」所以,我們一定要身體力行,在菩薩道中,不斷精進,方向一點都不能差錯。

所以,菩薩道要如何行?學佛的第一個念頭就是為了要拯救眾生。眾生有「有形」的苦難;眾生也有「無形」的苦難。為了眾生這些有形與無形的苦難,所以我們要發心立願。

但是我們一樣是眾生之一,我們同樣也有著有形與無形的苦難。有形的,就是看得到、聽得到,感受得到的。我們的日常生活,不都是從看中、聽中接觸到而有感受?令我們的心會起心動念。一切的煩惱、業障,都是從看、聽感受中造成的,所以這就是有形的苦。

別人是這樣,其實我們自己也是這樣。我們想要去解除這些眾生有形的苦,我們自己的是不是也要去改除呢?

我們如果沒有解除自己這些有形、有感受的苦,我們要如何去幫助別人?解脫有形的苦難?但是環境既然現實是這樣,我們要如何解救自己呢?

有一項辦法,就是轉心境。修行就是轉心境,環境既然是這樣,同樣所面對的就是這些人,一樣還是要處理這些事情,真的是很辛苦。

但是明知它辛苦,明知這是因為眾生的見解不同、習氣不同,這些見解和我們不同、習氣與我們不同,這麼多人來相處,我們知道這就叫做道場。我常常在說:「芸芸眾生都是我們的道場。」所以我們如果轉一個心境,感恩有這麼多道場、境界現前,讓我們可以調伏心性。

其實本性是清淨的,是慈悲柔和的,但是我們有習氣,所以要調整習氣。

因為習氣的薰習,污染了我們的本性,所以我們看別人不歡喜,看事情心不服等等…所以我們想要來修行,就要如何接受佛陀的教育?要去學習如何才能接近眾生,讓可以眾生看到我們的身體,聽到我們的聲音,那就可以心開意解,很歡喜接受調伏?這一定要先調伏自己!

所以人人都是我們的道場,不然行為觀念偏激,光是有形的就過不去了,何況除了現實有形的環境以外,還有無形的心境。

我們自己的心境、別人的心境、芸芸眾生的心境,這麼多不同的心境,我們該如何調伏?所以學佛,我們就要先調伏自己,讓我們的意志堅定,讓我們的想法正確,我們才有辦法調伏他人。

我們過去已經說過「見」,總共有七個見,前面我們才說到第五見。今天就是要知道第六個見,叫過「果盜見」。

若貪那個果,修行就會總是想著要如何能夠先得果?要如何修行證果?

佛陀說:「修行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。」有時就會覺得修學佛法,怎麼會要那麼長、那麼久的時間,到底要修行到什麼時候才能成就?

佛陀說:「修行要修到調伏這個心,不起心動念,從一日到七日,到四十九日,這個心都不起動。」佛陀在彌陀經當中就是這麼說的。然而怎麼可能在這麼長久的時間,看芸芸眾生有這麼多的見、受等等…都不會起心動念?有那麼容易嗎?很困難啊!這麼困難,那果如何能夠成了?

然而因為貪那個果,所以他們就想要取捷徑,就是想看看有沒有短一點的路可以走?就可以快一點到。所以他就容易動搖他修行的心。

我們學佛者,一定要「守志奉道」。我們要守好我們的志願,要行在菩薩道上。這感覺起來好像很困難,所以他就很容易偏差,去取著外道的戒。一旦有外道來誘引,他很快就會偏過去。

所以他們就「不知正因正果」,他們不知道修行的「因」要先「立得正」。「因」就像我們走在那個角度,我們的臉要朝向那個方向,這就是「因」、「起點」,很重要的。

然而他就是不知道那個因要如何開始,即使站在那個起點,他也不知道方向要如何走?所以不按照正確的因去向前準確實行,這樣他就不知正因正果。他不知道要如何種下正因?他也不知道種下了什麼因,必定會得到什麼果?他沒有想那麼多,也因為不知正因正果,所以他會在不正的因,他去生出了妙善的觀念。

美國九一一的事件,那時人人惶惶,令世界人人的心非常惶恐。而在災難的當時,慈濟開始就走入受災的地方,進去和紅十字會、救世軍,三個大團體,一同進入災區去膚慰去陪伴。除了進去災區以外,我們還對天下、全球呼籲,人人的心要安定下來,以前成的心來祈禱。

當時,剛好有一位教授從美國回來,我就問他:「你回來了,這段時間,你在哪個地方?紐約的這個事件,你有沒有嚇到?」他說:「師父,我很好運,當時我剛好不在那裡。」他說:「我和太太開車在外州,當我們在路上開車的時候,看到美國的國旗一面一面的都降下來,一路上都是降半旗,就覺得很奇怪。」他和太太就在猜想,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,所以心想:「可能是國家某一位重要的人往生了,所以才會降半旗。」

我說:「真的,你很幸運。」在談論間,他就說:「到了快開學會的時候,和一些教授群、和學者談起來,才知道這是在紐約發生了這麼一件恐怖攻擊的事件。」之後他們就說:「這是某一種的宗教,因為這個宗教的信仰偏差,他們所信仰的宗教,教義就是要為教犧牲。所以為了這個宗教,要爭取正義,他們若是能夠為教犧牲,他們就能夠立即生在天堂。而在天堂當中,就會擺設非常好的宴席在招呼他們,還有很多美女等著要伺候他們,有很堂皇的殿堂在等待他。所以他覺得若是能夠為教犧牲,將來必定能夠永生快樂。」

這是他們信仰的偏差,從這位教授的口中,聽到了來自於這種宗教的信仰偏差。若是像這樣的偏差,真的是很可怕。所以他將「不善事生妙善想」,這明明是不善,破壞人間、傷殺人命,這在佛教中是非常極惡。既然這麼惡的事情,為什麼會變成了妙善?所以宗教的思想理念,若有了一點的偏差,真的會變成了極惡。這種極惡的心態變成了妙善,這是不是一種心裡偏差?

佛陀對於我們的教誡,是希望我們能夠正知、正見——知正因、知正果。我們如果對於正因正果的瞭解不正確,反而去取別人錯誤理解的果,感覺這樣的行為能很快得到很好的果報,這樣就差了!

你們應該還記得,我過去曾經說過這個故事——

佛陀帶著難陀出家之後,就一直都帶著難陀在教育,然而難陀總是想著過去的享受生活,想要還俗,偷跑回家。所以佛陀就帶著難陀去地獄、去天堂遊歷。

當到了天堂的時候,看到天堂一些女孩子很美;看到一個工程很宏偉,難陀就問說:「這個殿堂怎麼會如此的宏偉?這麼漂亮?有這麼多工人在裝修?裡面怎麼有這麼多漂亮的女孩子?」佛陀就說:「你過去問他們吧!」

難陀一問之下,就說:「我們是為了佛陀的弟子難陀所準備的。等到將來他修形成了正果之後,他就可以來到這的地方住。」接著難陀又再問那些女孩子:「妳們呢?」她們說:「我們在這個地方,將來就是要伺候難陀。」難陀聽了這些答案之後,感到真歡喜,心想:「原來這個殿堂將來就是我的,這些女孩子將來也是要伺候我。」他很歡喜。

接著佛陀又帶著難陀到地獄去。看到地獄當中有那麼猛烈、炙熱的火,有那麼滾燙的油,難陀就問:「這是什麼?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火?還有這麼大的鍋?還有這麼滾燙的油要做什麼?」

就回答說:「這就是要準備等著難陀來的。當他修行的觀念、見解有了偏差,將來這口鍋子就是他的,所以我們現在趕緊就在準備要趕火。」這只是一個心念的偏差就會落入油鍋裡面受報,所以難陀看了之後就嚇到了。

到要回來的時候,看到一群猴子,難陀又問:「這裡怎麼有這麼多的猴子?」佛陀說:「你可知道這些猴子是公的還是母的?」難陀說:「不知道耶!」佛陀就說:「你走過去看清楚一點。」難陀說:「那多數都是母的耶!」

佛陀又問說:「你看,這些猴子美嗎?」難陀說:「才不,這哪裡美?」佛陀問說:「是天堂那群女孩子美?或者是這一群猴子美?」難陀說:「當然是天堂那一群美。」佛陀說:「你可知道,天堂那群女孩子等到她們享福盡了之後,往生之後就是成為這一群猴子了。」難陀大驚:「原來人是這樣!」所以他下定決心,絕對修行到底,所以他守戒奉道第一!

所以守志奉道是很重要的。總而言之,我們如果是信仰偏差,就容易一念差、萬念錯。像九一一那種宗教的修行,就是很容易引發人的瞋怒,如果不是因為瞋怒,也無法破壞其他。所以這種宗教,就是培養你如何去破壞他人,為了自己而去破壞他人,這就是為了要「盜」這種果報。

在修行過程中的因,思想偏差,想去取著的果,反而就是積蓄這種恐怖的行為,積蓄瞋怒兇殺他人這種的念頭,所以將來的果報也是非常的可怕!

修行者,就是要修好我們的心行,心行要正、要調伏好我們的心性,所以我們大家不能有一點偏差,看到一點小事情就容易發怒。這種習氣積蓄起來,累積的業,等到將來受報的時候也是不堪設想。

所以「果盜見」,就是取著偏差的果,執著在這個時候,這樣就容易積瞋、積怒,去傷害別人。所以大家要時時將心守好本分。

「守志奉道,其道甚大」,所以請大家要時時多用心!

備註:此系列文章內容節錄於《靜思晨語。法譬如水》慈悲三昧水懺講記,是 證嚴上人開示的逐字原稿,有些地方或許不甚通暢,卻是原汁原味,請大家用心體會其中苦口婆心的無量慈悲,一定要珍惜,更要起深信解,用心攝受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包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