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前面過去已經說過「十纏」,就是「十種世間法」會將我們的心纏住,覆蓋住我們,令我們心地黑暗。

註:十纏,詳見:

  1. 《靜思晨語。法譬如水》229. 十纏(一)無慚纏、無愧纏
  2. 《靜思晨語。法譬如水》230. 十纏(二)嫉纏、慳纏
  3. 《靜思晨語。法譬如水》231. 十纏(三)悔纏、眠纏
  4. 《靜思晨語。法譬如水》232. 十纏(四)掉舉纏、昏沈纏
  5. 《靜思晨語。法譬如水》233. 十纏(五)瞋忿纏、覆纏

我們現在就來聽聽「十一遍使」,也就是在我們內心的煩惱。我們十一種煩惱十分普遍在日常生活在人事物中,就是這樣隨著人們的生活,隨著人我是非而浮現,有得有失的心裡,這叫做普遍,叫做遍使

這些遍使有十一種,這十一種非常普遍,使我們心裡緣著外面的界,人我是非、得失等等…而困擾我

若有這十一種,會使我們造一切罪因為人的業,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這麼過當中造下的。無論是你的開口動舌,或是語默動靜、舉手投足,一切作為,都是由這十一種所造出來。所以一開始造就,那就是成為業,所以我們要很注意。

要注意有這十一種在糾纏我們的心,當與外面的境相原後,就會造作出業。所以我們要用心注意。

這十一遍使總共有「七種見解」,有「兩種疑」、兩種「無明」,所以合起來稱作「十一遍使」。

我們現在來好好了解,大家要好好用心,什麼叫做「七見」?七見就是「邪見」、「我見」、「常見」、「斷見」、「戒見」或是「果盜見」,或是「疑見」,這些都是我們的見解。

我們緣著外面的境界,在我們的心很快造成無明,馬上變成行動,會驅使我們,由不得我們自己。

 

 

我們來了解什麼叫做「邪見」?「邪見」的意思就是「不正信」。我們人若是沒有正信的見解,我們就會偏邪。

過去我們不是常說:「信為道源功德母,長養一切諸善根。」我們的善根就是要從正信建立;若是邪見就不正信,不正信就會毀謗正法,這是一定的道理。

所以我們要把心照顧好,不要有邪信產生。所以我們要正見、正信,要信於正法;我們若不信正法,善惡果報我們都撥除掉,以為為善不得福,為惡不得報,這樣就很危險了。

所以我們不能善惡因果,都顛倒撥除掉,所以我們一定要相信,為善得福,為惡得果的報應,所以我們不能將真正的因果,都撥除掉。所以我們學佛一定要相信善惡果報,若能如此,我們才能在日常生活中,在人的行動規則,才不會失序,所以請大家要真正用心。

第二就是「我見」。我們人總是一個自我,只信「我」——「我不信別人,我只信我,我想的都對,我做的都對。」這樣也是邪的一種,也就是不正確的見解。

「只相信自己」——「我見」,就容易很自大。

我們應該知道:「我,到底什麼是我?」其實佛陀教育我們,教育我們的身體沒有什麼,我們的身體都是五蘊——「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」所成,不斷在日常生活中,無論一切萬物,或是自己的身軀身形,這種色,日常生活中的感受。所以這種感受我們反應出去,招來很多煩惱。有了煩惱,我們就去造作很多業,這就是色、受、想去行動,再來就是到了業識裡面。

「萬般帶不去,唯有業隨身」,所以到底我在哪裡?所以我們若是沒有佛法滋潤,我們根本無法了解這些道理。

所以我見會遮蔽我們接受佛法,正見、正信,所以我們不能自大,有我見。我們若只有我,就容易造就懈怠,懈怠就無法精進。

因為你在正法中很懵懂,不曉得一切業力,我們無法了解人生的真理。所以整天,有的人是醉生夢死;有的人是貪圖享受。這種懈怠,一切善都不去做,就只是在懵懂中過日子。

大陸有這樣的故事,在二OO六年九月十八日,有一篇報導,它是在湖南的衛星電視台,它報導這段故事很有趣。它這麼說——

過去有一齣電影叫做「乞丐與王子」。看到我們現在的社會,有的孩子很富有,父母讓他很享受,他不知道人生的疾苦;有的孩子在鄉下很貧窮、很窮困,不知道外面現在社會的富有。

所以他們就辦一個貧富子弟對換,所以去選擇兩個少年,一個是很富有的,一個很貧困,他們就在電視台見證之下交換七天、生活七天。富有的子弟到最貧困的鄉下,貧窮的家庭,去那裡當他們的孩子七天,貧困的來富有的家庭生活七天。

到底他們的生活怎麼過的呢?就是在湖南長沙那個地方,這個年輕人他的家庭很富有,就換到青海。

青海是一個很貧困的地方,尤其是這個家庭。所以到了那個家庭,人家到底如何生活呢?在高原地區到底怎麼生活?

第一就是缺水,在長沙這位年輕人,到了青海,他還是一樣要去挑水,下坡爬山很辛苦。所以在這之間,到底和父母又如何互動?

他發現這對父母是如此貧困,父親對這個孩子還是栽培,要讓他去讀書。父親又是盲人,母親又是弱智,在這樣如此貧困、父母貧窮又有疾病,如何付出給他的孩子?

當這個孩子到達時,除了讓他一起生活,當這個孩子說沒有去過黃河,他再如何辛苦,還是把家裡所有累積下來的錢,還是一樣要完成他的願望,讓他看看黃河。實在是很感動,這樣的生活,對孩子甘願付出,願意苦自己,都不願讓孩子受苦,所以他很感動。

所以七天到了,他向這對父母跪拜,對他們叩頭,對他們行禮,覺得父母實在很偉大。父母要撫養一個孩子,是如此辛苦,這種耐勞耐怨。

他才想到自己,自己在讀高中,初中的階段是那麼放蕩,每天都沈迷再網咖,在遊戲、在玩,這之間和家裡的人,一直相違背,父母很擔心也是在關心他,在勸他,在教他,他卻和父母反目成仇,所以很不願意讀書,所以他輟學了,就是休學了,游手好閒,就是這樣懵懂過日子。

現在來到這個最貧窮的家庭,他才知道還有這麼多人生活如此辛苦,最簡單的用水都這麼辛苦,家庭生活一切都這麼簡陋,這麼破爛這樣的人生,尤其是體會到父母對孩子的愛,對孩子的期待。

即使這麼貧窮,還是要栽培他的孩子,要讓他的孩子開拓眼界,去看看世面,所以他才體會到他的父母,到底對他是怎麼樣的期待。

這麼富有,未來的家業什麼人能繼承,一定要孩子,孩子要好好讀書,孩子要好好出人頭地,他未來的家業才有所傳承。所以他體會到了,要離開時,向這對貧窮的父母跪拜、感恩。

那位貧窮的呢?在這幾天,在富有的家庭,坐最好的頭等艙的飛機,搭頭等的火車,尤其是用最好的手機,手機能聽電話,也能看電視,生活過著伸手就有水喝,開口就有飯吃,所過的環境是這麼富裕。他才感覺到,原來我要趕緊用功念書,我若趕緊用功讀書,有朝一日,才能真正成就這樣的生活。

聽到富有家庭的孩子回來了,說他的父親這兩天跌倒了,他心急如焚,知道「父母平時這麼疼我,他的生活是這麼刻苦,一直期待我能好好讀書,父親眼睛又不太看得見,母親又是弱智,現在跌倒了,我要趕緊回去照顧父母,我要趕緊用功念書。」

看,這是一個很好的教育,也是很好的安排。

各位,學佛,我們一定要時時,我們要超越現在環境的境界。眼前的境界,說不定給我們很大的困擾,因為我們以世俗心,過著世俗人的生活。我們學佛不就是要脫俗嗎?我們要脫俗,我們的心就要在超越,超越這種紛紛擾擾的社會,我們要超越現在,這麼混亂的社會境界,我們還要超越現在人的煩惱,人我得失的是非。

常常不都在說,我們「要把是非當作教育」。就因為現在的社會這樣,才更需要我們用心、更認真,如何才能穩定我們的心,我們才能去穩定周圍人的心。

所以我們從台灣的教育,我們的眼界再放遠一點。同在這個時代,不同的地方,大陸那個地方貧富懸殊,現在已經是貧富懸殊了。不同的家庭環境,孩子的生活,像這樣讓他們互動,稍微換一下,這叫做超越。從富有的家庭超越過去,到了最貧困的環境,從貧困的環境超越過去,變成很富有的環境。

但是這只是短暫的教育,假使貧窮的孩子,到了富有的家庭,就此貪戀在那裡,就不知道怎麼辦了?

所以說來,社會的一切,都是現出種種的境界在教育我們。

各位,請大家記得,法譬如水,世間的水洗滌萬物,佛法的法水,能洗滌我們的心地,能滋潤我們的智慧,請大家時時多用心。

備註:此系列文章內容節錄於《靜思晨語。法譬如水》慈悲三昧水懺講記,是 證嚴上人開示的逐字原稿,有些地方或許不甚通暢,卻是原汁原味,請大家用心體會其中苦口婆心的無量慈悲,一定要珍惜,更要起深信解,用心攝受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包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