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這一生和前一生一定有關係,所以佛陀對我們說:「因緣果報。」這就是我們日常生活的真理。
不論是你的起心動念、舉手投足、開口動舌等等…所有的反應,一定都和自己對外面境界接觸,無論是人、事、物,而引起的東西。因為有這樣的人、事、物,所以引起了我的起心動念。如同這樣的「因為…所以…」衍生出了很多,也不斷地循環。
既然是這樣,我們就要知道因果。在日常的生活中,有的人說:「佛教說的因果是不是很迷信呢?」一點都不迷信,它是很科學的。其實人人若能將佛法用在我們的生活,我們用心去思考,我們就知道佛法無法離開因果觀,科學也不能離開因果觀,哲學也不能離開因果觀,心裡學也是一樣,數學也是一樣…無論是哪一門的科學,都無法違背因果觀。
無論我們想要作什麼樣的實驗,都要驗證「因為…」「所以…」,都要去找出因為怎樣,或是因為怎樣實驗不出來?因為怎樣所以可以實驗出來?為什麼會發現到?是因為有什麼樣的因素,所以讓我可以發現到?所以很多的「因為…」「所以…」,這都叫做因果觀。
從當初慈濟剛開始的時候,我們在「教富濟貧」的那個時候,但是要如何教富以濟貧呢?台灣的社會還很貧乏,你要他付出,可能大家會想到:「我這樣會影響到生活。」所以我們要想出一個權巧的方法,讓他知道:「不會影響到你的生活,還可以讓你去救人。」
那他也會問說:「我為什麼要救人?」就要告訴他:「為善者得福,能夠付出,不影響你的生活,還能讓讓你造福。日日為善,就是家門有慶。」他就會知道:「喔!這樣啊!那就是好的因果。有好的因,是種好因。」這樣一句話他們就能夠理解。
所以,為了要種好因,不影響生活,所以從最早的卅個會員開始,這就是我們的起步。
若是有人覺得:「這是好事,我要告訴大家一起做一下。」這樣他就可以找一些人來幫忙收錢回來救人。我就很簡單的說一句話:「這樣,你來當委員。」那時候就是因為需要廣招來眾,人力要匯合起來,我們才能有力量來救人。無論如何,只要他能夠邀人做好事,這樣就是種好因。因為他起了一念好念,所以我就對他說:「來,你來當委員。」
有人出來當委員,慢慢的我們的人就會愈來愈多。既然有人了,我們就要開始設下規矩。我們佛教的規矩叫做「制戒」,所以有人問我們慈濟:「到底要如何管理全球那麼多人?」我就說:「以愛為管理。」他又問說:「您用什麼為制度呢?」「以戒為制度。」慢慢地,我們的制度就是以戒為制度。
從早期的善來慈濟人,你們趕快來,來了你們就叫做慈濟人。慢慢地,接下來,我們設定了很多的規戒,一直教育、一直教育,我們慈濟人的團體,幾年後就已經建立了我們的制度。
但是慢慢地有一些佛教徒,也可以稱作佛學者,看到慈濟的制度,尤其是對社會付出,他也起了歡喜心,開始他也會去組織,想要來加入我們慈濟。雖然也是在做好事,但是有時候他們如果集會,就開始講佛法;佛法講好了,就開始去勸募;勸幕後,功德款交了,就說我們要去放生。
在他們放生去了之後就說:「我們去海產店。」有的委員就說:「師父說,我們要護生,我們不要殺生。」他就說:「對啊!所以我們放生啊!」放生?放生是對啦,但是還要護生,我們後面要護生。結果他們就說:「不是啦!我們放生了之後,要去超渡他們;所以我們現在要去海產店超渡他們,讓牠可以早日超生。」這樣也是他的道理。
接著他就點酒來喝了,委員看到就說:「老師,這樣不對啦!我們慈濟的師父說不要喝酒啦!」他說:「誰說的?酒是般若湯,我們要喝般若湯才會開智慧。」然後接著又開始抽煙了。我們的委員就跟他說:「我們不能夠這樣,師父的制度叫我們不能抽煙。」他說:「唉啊!你們怎麼會什麼都不懂啊?你們只是在說那些因果。我告訴你,一切唯心造,這煙叫做香雲蓋;喝酒就是般若湯。你的心裡如果想這是般若,那這些酒就會成為般若湯,這樣喝下去就會開智慧了。你如果是在吃海產,我們就想著是在超渡牠,讓牠可以早日超生去,這樣就是在超渡眾生。」
看看這些,他們說這樣叫做佛法,在言談中所用的名詞都是佛法當中的名詞,這也是在幾十年前。
所以我們有一些委員,只是初入佛門,他們知道一方便又要尊重能說法的人,對那些居士他們很尊重;一方面卻要知道因緣果報,但是佛法的道理不是很清楚,常常就很困擾了。其實我們要知道,這叫做所知障,他知道很多,反而真正的因果觀,他就有了障礙;而這種的障礙,就是自我障礙,甚至還會引導人受到障礙。
所以,這就是我們眾生,無論我們生生世世,可能我們都有一種——「我想要學佛,但是我沒有很清楚;我要守因果,但是我只會說別人。」不懂得去瞭解我們是因為有什麼樣的因,結了什麼樣的緣,所以才會得到了什麼樣的果報。自己都不去瞭解,只是眼睛一直看著別人,手比別人,所以這樣會招來很多的煩惱。
所以佛陀常常都在教導我們:「這個因果不昧,所以因果可畏。」如是因,如是緣,必定是如是果報。所以佛陀雖然成佛了,我們前面兩回已經說過佛陀他也有九惱,九種困難,或是九種無妄之災,或是九種無中生有的煩惱。對於這些佛陀他也是很坦然,無論是碰到什麼樣的事情,他都會對大家宣布:「我在過去生就是做過這樣、這樣的事情,所以我這一生得到這樣的報應。我很歡喜、很坦然、很自在。」
所以我們昨天說過「孫陀利女謗佛」,這就是過去生有這樣的,所以這一生當中還有「餘殃未盡」。
再來,我們要說第三惱「木槍刺足」。
有一次佛的腳被木槍刺傷,這個故事。那時候雖然只是輕輕的刺傷,但也惹來佛陀腳傷的疾苦,身體也不舒服好一段時間。所以很多人來探佛的時候,來慰問,他就會用以自己的身體,來以因果教育人人,所以佛陀就要說法了。
佛說了受傷的因緣——
當時佛在羅月祉竹園精舍,當然佛生活的地方,就是在遠離人群的郊外,那時人口比較稀少,所以當要從精舍到城市,一定要經過一片的樹林。有一天他入城去乞食的時候,一定要經過的地方,忽然間就有木槍,從四方不斷飛來。
在那個瞬間,佛陀看到很多木槍往他的方向飛來的時候,當時佛陀的心中就起了一個念頭:「這又是宿緣,我應該接受。」所以他沒有閃避,同樣往前走去。
在這之間,很多比丘跟在佛陀後面,看到木槍從前面射過來,佛陀並不閃躲,大家都很害怕。所以當木槍從佛陀腳趾旁邊,剛好擦傷了佛陀腳趾的皮膚,舎利弗等大眾看到佛陀已經受傷了,趕緊要幫他上要療治。
雖然是木槍從腳的皮膚射穿過去,只是這樣而已,也趕快幫佛陀擦藥,然而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敷治,這個腳上的傷口一直都不會好,以我們現在的說法就是一直在發炎,而且佛陀也因為這樣就開始發燒了。以我們現在來說應該有可能是破傷風!
因為有幾天的時間佛陀是在昏迷當中,所以很多弟子都非常擔心,很多人都來到佛的身邊慰問。佛陀終於也清醒了。
佛陀就解釋說:「為什麼會這樣呢?會有四方的木槍射過來呢?這必定有因緣啊!這是我的果報。往昔,在我的過去生當中,這個過去是無量數劫以前,很久很久以前,就是有兩部主的賈客,就是有兩團的生意人,兩團生意人的商隊,他們要入海去取寶。」
以前的人,若不是經營農,就是靠海維生,靠山靠海,很多貿易,做生意也是要過河過海。所以當時有兩團生意人合起來,要經過大海,要去貿易。這之間遇到水開始漲起來,當這水漲起來的時候,大家都搶先要過去,但是這之間,兩團的人發生了衝突。就是因為要搶渡船,所以這兩團的人就衝突了起來。
當時在那裡起衝突的時候,第二部主,就是領隊的人,在這個衝突發生的時候,他就往對方另外那一團的部主,他用鎗很長的矛鎗,穿過對方領隊的人。他從腳穿過去之後,血流不止,後來第一部主就這麼往生了。
在這之間,這樣的過程,所以有這個果報,就一直一直跟著。所以佛陀說:「舎利弗,你知道嗎?當時的第二部主,用鎗矛去穿刺第一部主,而讓他就因為這樣血流不止而往生了。這個業,這個因,一直生生世世隨行。」
所以佛陀說:「當時的第二部主就是我;第一部主就是現在的提婆達多。」
提婆大多處處都要傷害佛陀,想盡辦法都要殺害佛陀,所以佛陀出門的時候,在森林當中,當他看到佛陀向前在走的時候,往前就有很多人射箭過來,射木槍。所以他對提婆大多在這一生當中,常常都在找他的麻煩,常常都要傷害他,所以現在的木槍,也是提婆達多所射過來了。
佛陀說:「這就是我在過去生當中,已經和他結過這樣的緣;所以因為有這樣的因緣,我要長久的時間受很多苦報。所以現在雖然已經成佛了,這就是殘緣,就是留下來的緣。」
總而言之,因果觀,我們一定要很認真去思考,甚至要用智慧思考,不要用世智辯聰來看佛法,我們要用很純真虔誠的心,來體會佛陀所說的因果觀。
這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有很多「因為…因為…所以…結果如何…」,這都是叫做「因果觀」。所以也因為事事都有「因緣果報」,所以大家在待人處事上都要注意。一句好話人人心歡喜,這就是歡喜緣;和人結了歡喜緣,無論是在今生、未來就都沒有障礙了。
大家還是要記得這一句話——要多用心啊!
備註:此系列文章內容節錄於《靜思晨語。法譬如水》慈悲三昧水懺講記,是 證嚴上人開示的逐字原稿,有些地方或許不甚通暢,卻是原汁原味,請大家用心體會其中苦口婆心的無量慈悲,一定要珍惜,更要起深信解,用心攝受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