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時間在分秒中消失,我們的彗命,應該在我們的生命中成長。一切功德累積都是在於時間,所以我們要愛惜時間。學佛、道業都是在分秒中,若是讓一分一秒懈怠空過,我們的生命、慧命也是同樣隨著空過而消失,所以我們應該好好把握時間。

這幾天以來,光是一個「愛見」,我們已經用兩天的時間說「愛」。愛用得不適當,就使我們的彗命夭折;用得對,就是慧命成長。只是差一樣,我們的愛若是受到汙染,一切的貪著就開始產生

冬天最冷的時候就是晚上或是天要亮以前,天冷了,偏偏生活就是在三點多叫要叫起單,聽到板聲,這麼冷啊!想要把棉被掀開,離開溫暖的窩,貪在這分溫暖,外面冷,想著再一下、再溫暖一點,多一秒鐘就消失掉了。何況這一秒鐘,棉被又蓋下來的動作,就昏昏沉沉又睡著了。

所以只是在一個動作中,聽到了起板的聲音,我們若是能一下就掀開,翻身爬起來,還是同樣在那秒我們就開始精進了。其實掀開棉被,衣服穿得暖一點,我們開始在動作中,所用的時間也差不了多少。進入大殿,精進、禮佛、靜心調息等等,這不都是在那個時間。

若是眈於一個「貪愛」,想要再貪睡一下、再貪溫暖一點,和精進、愛道,分別就差很多。所以說來,都只是在轉念間

這個「執著」、「見解」,常常說這個人的見解就是這麼偏差、成見很重,這都只是一個見解。這個見解觀念,我們要趕緊調整,修行就是在調整不好的脾氣,我們要趕緊改過來,把它調過來、調整成好的脾氣,貪的念頭我們調過來,調過來「捨」的念頭,這就是修行。

常說修行,只是修一個習氣,改變習氣,否則真如本性人人本具,這種真如本性是清淨、是無污染;就是因為污染了,我們一直薰染就變成了習氣。這種習氣、觀念、見解,所以這都是分別執著的見解,使我們真的苦不堪言。

所以這些分別執著等等的污染源,到底是怎麼產生的?就是在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,五根所貪著的。我們大家眼睛張開,所接觸到的都是境界,所以這個五根對著,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這五塵,這個塵境只要是你看得到、摸得到、感受得到,這都和我們的五根相對照,所以五塵就容易引誘我們的貪欲,貪欲再染著,那就是愛,這種染著的愛!

這個「意根」之前是五根,意就是在我們的內心、我們的感覺,所以有了這個感覺,才有根對塵的分別。所以說來,眼睛看境界,只不過是一個「用」而已,還沒有「受」;要真的有所感覺,我們要有「受用」,所以我們的感受,就是我們的意識,第六的「意識」在發揮作用

所以我常常對大家說:「你們要用眼睛聽,你們要用耳朵看。」這叫做「用心」,我們的潛意識,用我們的意識離根塵做感受

何況我們凡夫,這個離根塵來感受,有的人「非理籌度」——就是他在貪著想要執取。這明明就沒有道理,但是因為他有貪欲染愛存在,所以想盡辦法如何能佔有,這種就稱為「非理籌度」。

現在人類社會已經錯綜複雜了,這種錯綜複雜,要如何才能讓它回歸真如清淨,人人本具的本性,在大自然中那種單純很美的境界?

當然這就要大家有志一同,如何來認清人生的路,哪一個方向是錯的?同樣是站在這個起點,哪一個方向是對的?我們就要站在這個起點,將方向認清楚,讓道路分明,我們若方向清楚、道路分明,這條道路走過去,就沒有不對。

我們現在的人總是「非理籌度」,都是故意,明明知道這是不對的,但是「故意」想要如何把錯的變成對的。這明明就不是我的,我要用什麼方法能佔為己有?這種也是「非理籌度,起諸邪見」,這都是「邪」。

邪見就是不正確,就是沒有道理,這叫做「邪見」。這個邪見「如計斷計常」,這個「計」就是——心如何去計畫,甚至如何去判斷、去認定,計斷斷或是常。

有的人就感覺,做壞事哪有什麼不好?現在來人生,我就是要享受一切,做人就是要享受,所以為所欲為,不懼因果,不畏因果。為什麼他會不畏因果,因為感覺人死了就沒有了,什麼都沒有了,還說什麼因、什麼果?我現在能享受就好了,隨心所欲,所以不計後果,不去想後面會如何。

不只是今生、來生,連這一生我的這個動作,做了這件不對的事情,我後面的結果會如何,也不去想,就是做,我高興,高興又怎樣,所以無論是未來生的因果,他都不承認有。

然而,我們要知道在六道中,要得人身沒有那麼容易!

我們的人身一失,萬劫難再,天堂無佛可行,地獄無行可修,唯有在人間才能修行,天堂享受迷失了我們修行的心。若是地獄苦不堪言,時間連連接接都在受苦難,哪能修行呢!

在畜生道、在餓鬼道當中,那會有辦法聽聞佛法,而能夠修行呢?唯有人道!

所以既然生在人道當中,我們要去體會道理:「萬般帶不去,唯有業隨身。」我們沒斷,因為有因果,這種萬般帶不去,唯有業隨身,這個業就沒斷。你這輩子怎麼做,就是帶到來生,這怎麼會斷呢?沒有斷啊!

「為善得福,為惡就是受業。」這種善惡法連綿不斷,所以不能執斷,但是也不能計常。不要想:「我這一輩子修行如果比較差,我下輩子再來補?」這是補不到的。因為你的業,你日常生活所面對的境界,起心動念都是貪,即使你現在是出家身,但是根對塵的境界,你的心靈感受現前時,起了這分貪著,這也無法保護你,你這一生出家,你下一生還是能出家;你這一生有緣聽聞佛法,無法保障你來生還是能聽到佛法。因為你這一生,聽到佛法沒有感受,你既然沒有感受,種子就沒有種下去。

所以我們不能計常,不能想我這一輩子是這樣,我來生也是這樣,不要這麼想!所以這一生如何、來生要如何?就要看我們是否有改過。過去壞的習氣,我們有沒有斷除;好的習氣,我們有沒有培養起來。這個好的就是歸真,我們有沒有回歸,真誠的真如本性,清淨的本性我們有沒有回歸。我們應該要常常反省,有錯的我們要及時改;若是對的,我們要精進去行。所以我們不要計斷計常。

執有執無等為見」——我們不要執有,這就是有的,常說:「世間沒有所有權,我們只有使用權而已。」

我們不要認為,這就是沒有的,明明有你還說沒有,沒有的話,我們日常在用什麼呢?所以我們若執空、執有都不對,我們要知道真空妙有,但是妙有真空。

真正有的東西,你再去分析、分析,分析之後其實是空的東西。佛陀和我們說的空,這個「空」,不是這又沒有、那又沒有,那只是名詞而已。如果這樣,我們還是會觀念思想偏差。佛陀用他的智慧為我們分析,分析我們沒有一個時候是實有。

剛才我要出來的時候,我看到外面還很黑,天還很暗,我才坐在這裡半個鐘頭而已,什麼時候外面已經看到天色了,也看到樹影已經出來了,看到了,剛才是暗的,現在已經慢慢要天亮了,這是你沒有感覺,在你的不知覺中,但是時間就讓我們知道,變成這樣了,從暗變天亮了。

我們現在也不會想到,小時候人家在抱我時是什麼,其實父母抱著我們,貼著心肝的時候,那時還有沒有,我們現在來看,沒有了,沒有;那時父母還年輕,那時我們還那麼小,那已經沒有了,有嗎?有啊!

但是為什麼會沒有?時間和新陳代謝,我們從嬰兒一直變成幼年、少年、中年,在我們的身體是有物質的,在行蘊中,所以行蘊不斷不斷變遷,我們所有看到的一切東西,無不是都在行蘊中,這個行蘊既然這樣過,過去的那是沒有的。

像剛才我出來的時候是暗的,現在愈看愈亮,暗的已經消失了,是光亮的;但是到了下午之後,光亮的已經沒有了,是暗的。

其實有無都在那裡輪轉,你分析到最後,什麼都沒有!這朵花、這棵樹是種子,種子剖開來看,也沒有!它到底是什麼花,不知道!這都是沒有的,但是因緣會合起來就有了

所以我們不要執有執無,我們若太過於執著,我們的心不會遼闊,所以會變成了邪見貪著等等…,於是業就產生了。

各位,我們這分愛,是執著污染的愛?還是清淨無染的愛?同樣就在瞬息秒間的動念而已,所以大家要時時多用心!

備註:此系列文章內容節錄於《靜思晨語。法譬如水》慈悲三昧水懺講記,是 證嚴上人開示的逐字原稿,有些地方或許不甚通暢,卻是原汁原味,請大家用心體會其中苦口婆心的無量慈悲,一定要珍惜,更要起深信解,用心攝受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包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