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我們學佛,就是要學得心境分明,什麼境界現前時,我們的心應該要將這個境界過濾:「這是好的境界?為什麼是好的境界呢?這是壞的境界?為什麼又是壞的境界?」

比如說聽經,聽經或是去上課,無論是什麼課程,我們一樣要能分別,聽經雖然是一個好的境界,「經就是道,道就是路」——是一條康莊的大道,我們要怎麼走?

但是在這條路上,萬一我們會錯意,說不定會走到岔路上去。所以我們應該要用心地取著,或是選擇課程。

有什麼學者為我們講課?我們也一樣要用很清楚的心,來選擇課程。

有時後在對話中,口氣也許會稍微加重、稍微減輕。無論在說話之中加重或減輕,都可能在整個對話當中,讓聽的人說不定在認知上也會跟著加重、減輕,而對我們所講述的內容在認知上產生偏差。

就像大林慈院,簡副院長提起,有這樣的報導——就是打領帶這個謠傳。

他說那位學者,寫這篇文章就說:「若是常常打領帶的人,容易罹患青光眼。」好在簡副院長看到這篇報導,就趕快去找眼科醫師,趕緊做個實驗。他就找一個,沒有打領帶的人來量眼壓,然後再讓他打上領帶,再測量眼壓。結果眼壓,打領帶和不打領帶的眼壓都一樣,沒有起落。所以他就把這件事拿出來說:「在這篇文章有這樣(註:指打領帶會有青光眼的誤傳)的寫法。」

他本身是醫師,尤其師父不斷提倡整齊禮貌,其實穿著就是一種禮貌,我們對人的禮貌是做人應該有的。但是現在的人就是很邋遢,不懂得穿著的藝術,不知道穿著是一種做人的禮貌。所以我不斷在提倡,做人要有個人的樣子,人格要自己照顧,要能自愛。不只是自愛,顧好我們的人格,同樣還是敬重他人。人生能夠這樣,這條軌道才能順暢。所以我不斷在提倡,所以簡副院長在大林慈院,也是一樣很認真在推動。

他看到這篇文章,到底這樣有沒有矛盾,假使打領帶就會得青光眼,這樣還要不要推動下去,所以他要如何證明:「是或不是?」是非中間的界線,所以他運用實驗,其實都一樣,有和沒有都一樣,無論打或不打,都是一樣的眼壓,這樣就能證明,打領帶和青光眼無關。

後來林院長就說了,他說有一個故事,和領帶有關係。

就是在英國,英國人從小開始讀書就要穿著整齊,就要打領帶,從小學、中學、大學,一路上來,他們都一律是西裝筆挺,一直到畢業,一直到他已經出社會。

到中年以上,他常常頭痛,眼睛都快凸出來,但是去檢查都沒病。常常檢查都沒有問題,但是為什麼常常頭痛?尤其是到下午眼睛就快凸出來。

有一回他去做西裝,去做西裝,西裝的裁縫師傅幫他量尺寸,領圍的地方就寫下十七英吋。

但是這位先生說:「不對,我是十六英吋!」他說:「我幫你量是十七。」

他說:「反正我是十六,你就幫我做十六。」

所以這位裁縫師傅就說:「幫你做那麼緊,束那麼緊,你如果頭痛、眼睛凸出來,和我沒關係!」

這是一個故事,所以我們要求明求精。可能一般人,同樣看到那篇文章,本來人就很邋遢,他就把這篇文章大肆宣傳,說:「不能打領帶。」

英國西方國家,穿著整齊、打領帶,也已經三、四百年了,但是輕輕一個人的一篇文章,說不定會影響。

我們現代社會的心態,連我自己,儘管簡副院長前面已經解釋過,眼科醫師說沒問題,但是我還是自己內心存疑。

所以說:「一人吐虛,萬人傳實」!一人吐虛,一個人的一篇文章,說不定一大堆人都以為是,這很危險。

但是,是非止於智者,我們的心,如何取著外面的境界,對的境界我們要撿起來用;不對的境界我們要求「明」。

要知道到了清楚之後證明了,應該要如何才是實?所以心對外面的取著要小心。

所以我們接下來要說的懺文內容:「或因四取造一切罪。」

「取」就是取著。我們的心緣著外面的境界,聽外面的聲音,看外面的色彩等等…我們去取著,無論是看文章、上課,或是…等等,這都是在取著中。

我們若是有一絲偏差,「一人吐虛、萬人傳實。」一個人一句不正確的話,結果造成人人都認為是這樣,這叫做取著。

「取」有四種,第一種叫做「欲取」。

欲心,我們的煩惱無明產生出來,第一就是「欲」。

我們這幾天都是這麼說:無論是人生下來,畜牲生下來,第一就是「口欲」,所以「欲取」就是「貪欲」的取著。

貪於什麼呢?「聲、色、香、味、觸」這五項。

我們看到外面的境界,這個人我很喜歡就開始追,天長地久、海枯石爛,他什麼事都願意去應合他,這就是色的貪著。現在的男女色欲非常氾濫,這也是叫做「貪色欲」。

或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,有緣、無緣,有緣的人我們見了歡喜,聽他說的話句句是道理;和我們沒緣的人,我們不喜歡,就算每一句好話,都說是是非,這也是用心去取著有緣、無緣,見人而分別。

或是聲,有的人沉迷在歌臺舞榭中。說要去做什麼呢?要去聽歌!這種在聲色場中消磨人生,這也是一種貪著。

甚至有的聲音,有的人妄語、綺語、兩舌,尤其是綺語我們最愛聽,我們的心去取著,那種虛偽不實的聲音,擾亂了我們的心。有時候我們聽單方面的話,有時候會對其他人起成見,就生怨,這種心態也常常有。

從家庭起、從社會起、從國家,統統都有這種色和聲的迷茫,那種迷就變成迷失,我們思考的路線也會偏差掉。

香、味,取著香味,我們吃的等等…

所以「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」這五項,會使我們的心起欲;有了欲就會貪。

若是用智慧,「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」,能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就是清淨,就是造作福業。

像慈濟人常常去為人打掃,看看我們的志工做居家關懷,就是那間房子很臭很髒。這種境界我們不忍心,接觸之後不忍心,很多人發好心、立好願,有志一同,大家帶桶子、帶掃把、帶抹布,到了那個家庭為老人洗澡,為老人打掃房子。

清理之後,這個家庭令人眼睛一亮。這個家庭,我們所接觸到的是清潔亮麗,老人已經洗好了,家裡已經清淨,這也是在我們的「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」,這種境界我們去製造出來。

總而言之,我們學佛必定要以智慧,去分析周圍的生活境界。

第二就是「見取」。「見取」就是「妄計取著五蘊之患」。

五蘊大家知道包括了「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」。我們每天做早課,都會念《心經》:「五蘊皆空」——本來都是清淨的。

但因為我們是凡夫,所以會去取著五蘊。

五蘊也一樣是從「色」開始,「色」就是外面的境界,和外面的境界接觸,然後有感受。我們的感受外界的「色」就是「受」。

在「受」了之後,接下來是「想」——在我們的思想中去分析,所以這個想的感受:「到底我穿這件衣服,你們的感受怎麼樣?順不順眼、好不好看?」這都是我們去起分別的感受。順眼看起來很歡喜,所以你們還坐在這裡,如果不順眼,早就跑掉了。所以這叫做想的感受。外面的形象,進入我們的心之後的感受。

「色、受、想」之後,再接下來就是行。「我不喜歡,所以我的行動就是走出去了;我喜歡,所以我還坐在這裡,要好好地聽。」這就是我們身的行動。

其實身的行動,包括日常的生活,舉手投足、開口動舌,都包括在裡面。

所以學佛在於要留心於「心的取著」,和「在我們接觸了外面的境界之後的行為」。

第一、我們的規矩要守好!我們應該學的規矩,知識是無止盡的,能不斷讓我們吸收;但是壞的行為習慣,一樣空間很大,不斷培養不好的習慣,這都是在取著。

人云: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!」好的人很多,壞人也很多。我們若能向好人不斷學習,人云:「活到老學到老」。我們和人在一起,「三人行有我師焉!」好的事很多,可以讓我們學,學不完。

壞事也很多來吸引我們,我們會常常落入陷阱中。所以我們的取著,是取著好的,還是取著壞的,兩邊的空間都很大。我們若是方向偏差,一步錯、步步錯。我們的方向如果正確,一步一步向前進,我們的人生就有希望。

所以「取」,在我們日常生活中,起心動念都不離開。所以請諸位要明瞭,在有限的人生,有著無限的取著。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啊!

備註:此系列文章內容節錄於《靜思晨語。法譬如水》慈悲三昧水懺講記,是 證嚴上人開示的逐字原稿,有些地方或許不甚通暢,卻是原汁原味,請大家用心體會其中苦口婆心的無量慈悲,一定要珍惜,更要起深信解,用心攝受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包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