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每天每天都是在這種寧靜的境界,境界是這麼的靜,不知道我們的心是不是一樣寧靜?這要看我們每天是否都能將佛法透入心中!

假使點點滴滴的法水能入心,我們心中點點的煩惱、層層的障礙就會慢慢消失。我們若去除了煩惱,心就能清淨。

眾生確實要趕緊、及時懺悔。「懺悔即清淨」,懺悔及能洗滌一切的垢穢與煩惱。

所以經文中說:「或因三業而生罪。」

這種人人在凡夫地的時候,無論是貴或者是賤,總是有意無意會做出一些錯誤的事情。

有意去做就是無意去做就是失,這在之前的法譬如水「即時改過,轉業為福」當中,我們就已經說過了。

所以無論是有意的造罪,或是無意的過錯,實在是很多,無量啊!

這無量無邊的罪,都不離開三業

前面已經說過,三業就是「身、口、意」三業。

三業分別解說,還包括了「身三、口四、意三」。前面的七支就是「身三、口四」合起來就有七種,這七種就是從我們內心的貪瞋癡所造出來的。

世間會如此的混亂,充滿「殺、盜、淫」種種惡行,也是從內心一個「貪」字而起。

我們心中的瞋,就是瞋恨。有了瞋心一起,我們就惡口。

惡口傷了多少人,我們平時都不知道,只是逞一時心中的快感。看到人,人家跟我們說什麼,我們不歡喜,就用最難聽,最惡的話回應過去。我們都不知道惡口是這麼輕易,只不過開個口、動個舌,這樣就已經傷害了人我們都不知道

其實傷害別人的同時,其實也是傷害自己。第一這念惡業,已經在我們的心田中了下去這個種子,這念種子,人和人的緣就不好了,損了自己的人格。所以在自己的內心多了一顆壞的、惡的種子。除了在現在人與人之間的人際關係,我們的修養品質就已經差了,人格就損失了。

還有「癡」,癡就是不明白道理。

雖然我們知道要去修行,不會故意犯錯,但卻是很容易在無意間犯錯,不是故意的。為何會明知道「道理」但卻不肯去做,反而迷茫了自己的心?這種不順規則,那種無意中不斷在傷害別人,自己在種惡業,損自己的道德,這不是癡,那是什麼呢?

所以我們應該要很謹慎,不要想著:「我想要怎麼做,我想的對就是對了!」

有很多愚癡的人,常常都做錯事情。做錯了被別人提醒,卻還是不肯自我糾正,這不但是愚癡,而且還是剛強難調伏。

愚癡的人都比較剛強,真的無法接受人家對我們的建議,對於我們所指引的道路,雖然知道,但是走不到,那就是因為習氣在原地打轉。這種在凡夫煩惱地,在那邊團團轉,轉不出這分煩惱。所以我們學佛,真的要好好顧好這念心。

其實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,聽到這些道理,很多人都會在心裡面想說:「知道啊!不過就是三業嗎!三業怎麼還需要說那麼多呢?」

因為三業,從我們內心的貪、瞋、癡,造成前面的七項罪業,那七項的罪業一擴散出去,就像放射線一樣,所普及的就是無量無邊

所以我們如果要知道「這些罪業要如何才能夠收攏起來?要如何去制伏這些罪業?」就是要靠我們守住這念心

因為由三業而生出很多的罪,是無法去估計的。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所以「或從六根而起過。」六根我們知道就是:「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。」

這六根就對著外面的六塵、境界,隨著外面的境界來誘引我們的六根去與他配合。

「眼根」對著外面的「色塵」;或是我們聽到他人說話的聲音,有的人有智慧,聽到惡言惡語,有智慧的人就會心存感恩,這就是增上緣。有智慧的人會想:「很感恩,好在有這樣的人來提醒我,我才知道我的錯誤在哪裡。」將惡言惡語當作是教育。

上人常常說:「我們如果將人事當成是非,這個人心中就常常隨著煩惱團團轉。」這叫做愚癡。我們如果知道這些就是「是非」,而我們將這些「是非」當成教育,這些就是「善」的「增上緣」

不管是善或是惡的緣現在我們的面前,只要是有智慧的人,就可以知道這些都是增長我們的智慧、增長我們的常識、增長我們……;也可以讓我們多受一分教育,這就是智慧。

同一個境界,同一種聲音,有智慧的人來聽,無不都是妙法;愚癡的人來聽,這些都是煩惱。這就是耳根對著外面的聲塵境界

聲塵」,聲的境界很多,所以修行者,對六根面對六塵的境界,我們更要常常提高警覺

無論是色聲香味觸法,我們若能好好利用,無不是法、無不是智慧。

可惜我們失去了很多的良機,很多很好的機會,我們每天和很多人相處、很多的事情在做,在這麼多、看這麼多、聽這麼多、感觸這麼多,這都是對我們很好的教育,可惜我們都是這樣損失掉了

諸位,我們要好好分秒不空過,一切見聞一念間,無不是在讓我們學習,無不是增長我們智慧的時候。假使從這些見聞當中,徒然升起惡念,那就無不都是在造業,在增長煩惱了。

所以無論是「六根、六塵」,最後都會回歸到我們的「意識」中。我們所作的一切,歸納回來就是在「識」

所以我們剛才說過了,我們只是說一句話,難聽的話、難看的臉色對人,傷了別人的心,其實自己在種惡因、損自己的人格。

舉了這些例子,大家應該就要知道,所以眼對色、耳對聲、舌對味,再來呢?鼻就是對香,身就是感觸一切外境,一切的物質,一切氣候的感受等等總而言之,無不是從內心的心念起心念一起,在外面起了很多分別的境界,隨著這個境界轉,結果回來就是在業識中,請大家要用心

無論因三業而生罪,或是從六根而起過。」無意中看到境界,習氣擋不住讓他就這樣冒出來,這叫做「過」、過失

相信每個人本性都很善良,發心、發願要修行,就是習氣收不住習氣若能收攝住,六根、六塵的境界,種種都是啟發我們到心的時刻。不過可惜,我們常常都這樣讓他錯過,不只是錯過,我們還造就許多錯誤的過失,這都是人生一件最可惜的事

我們絕對不要讓六根在無意中造了這麼多的過失,要知道「一失人身,萬劫難再。」

我們這一生能得人身,有這麼好的境界可以接觸!我們沒有好好把我時間,沒有好好愛惜我們這一生!能有機會接觸佛法,我們如果沒有好好把握!「一錯過今生,萬劫難再。」所以大家要提高警覺。

「或以內心自邪思惟」——明明一條這麼正的路,我們偏偏不去走;明明有這麼好的正法,我們卻不去修。偏偏我們就是我行我素,自己內心錯誤的方向,不斷地往錯誤的方向走,真的要好好靜思,好好來靜思惟,把我們的心靜下來。

雖然外面的境界很吵、很忙,但若我們無法脫離人群,我們就要訓練「境鬧心靜」。

既然要修行,我們已經捨棄名利欲念,我們已經辭親割愛,最親、最愛的人我們都已經辭掉、割捨掉了,還有什麼好令我們心煩?還有什麼令我們有得失心起?我們如果沒有得失,就沒有煩惱心,心思就會正確了

你看,有的人因為愛,有愛,平時的思想很正確,但是有了一分私愛,發生問題時,心就起煩惱。就會想要去找看看有沒有什麼方法,能求得我想要的東西,讓我能夠得到這些東西。

你看,有的人貪財心戀鋌而走險;有的人貪色,所以神魂顛倒,自害毀人。這也都叫做邪思,不應該做的事情你去做。

學佛者本來是菩提大直道,這條覺道其實是很直的一條、很簡單,只要把心照顧好。我們的心照顧好了,日常的生活當中,六根對著六塵的境界,無不是我們修行的機會。

大家在誦「彌陀經」,當中提到連鳥兒也都在說法。何況人與人之間,若是用智慧來說話,句句都是法;倘若用愚癡來對話,沒有一念不是惡的種子。不只在自己的內心種了惡的種子,會帶到來生來世,這一生損了自己的人格。各位,一切都是我們自己所作的,所以請大家記得這念心。

聽經以後要滴滴受用,每一句話、每一個法都要滴入我們的心中無論什麼境界都是清淨的境界,所以請大家要多用心。

備註:此系列文章內容節錄於《靜思晨語。法譬如水》慈悲三昧水懺講記,是 證嚴上人開示的逐字原稿,有些地方或許不甚通暢,卻是原汁原味,請大家用心體會其中苦口婆心的無量慈悲,一定要珍惜,更要起深信解,用心攝受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包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