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修行要一個「靜」,而這個「靜」要是「境靜」,或是「人靜」,又或者是「心靜」?當然我們初學者需要境靜,同時也要人靜才能夠調得心靜。

「心境」,我們才能好好思考情、理、法,人就是稱作「有情」,修行者就是要修一個「覺」,覺就是「覺悟」,就是要了解、深入人事的道理。

我們若對人、對事、對道理能夠通達,這叫做覺悟;然而我們若是對人事理不通,那就是迷了。迷者就是心亂了;覺悟者就是心靜了。所以我們若能悟出人生當中人事物的道理,如此就能夠海闊天空了,還有什麼能夠來擾亂我們的心呢?

其實能夠擾亂我們的心的都是一個欲愛。眾生在人間,生活本來很簡單,也很單純,只是因為一念欲愛之心,這念欲愛的心一起了,自然我們的心境就起波動。所以佛陀對我們循循善誘,應機說法來教育我們。

所以在《四十二章經》當中,有這段文字,這樣的教育--

佛言:「人懷愛欲不見道者,譬如澄水致手攪之,眾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。」

意思就是說:「我們人的心,只要起了一分自私愛欲,這一念心生起了,他就無法見道了,道理就模糊了。」

只是因為那念心的欲愛生起,情就會迷失了一切,欲也會亂了一切,所以才會情迷而亂。這樣如何能夠見道呢?所以佛陀就用了一個譬喻來說:「就像一盆很清澈的水,這盆很清澈的水我們若是都不去動它,當我們人在水上探出頭,就可以看到水上反射出的人影;但若是有人探手進去,把這盆水攪動了,如此一來,當我們人走到水盆旁邊,想要看水中所映射出的影子,然而這盆水也已經無法照出我們的人影了。」

所以我們的心和水一般,只要我們的心靜,它周圍的境界就明朗現前。我們的心要靜,心若是靜了才能夠看懂佛陀的道理,他的教法才能聽得進去。聽進去對我們有幫助嗎?也要受才行。只是聽而沒有感受,這樣就算有聽也沒有用。那要如何才能夠有感受?你需要身體力行,這叫做:「感應道交」。

我們若是對於佛陀的說法,我們能夠有所感動並且接受,這樣才能與道會和。所以常常一句話說:「感應道交。」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:「我說的話,你聽得懂;不只是聽得懂而已,你還能夠有所感受;不只是能夠有所感動,你還能夠身體力行,如此才能真正深入體會。這樣才叫作悟,也就是在你自己做了之後,所得到的體會,這才是自己的。」

就像對你們說:「要有營養,身體才會健康。」然而想要有營養,想要能夠健康,你還是要吃飯,吃飯了才會有營養。若是說:「要吃些什麼東西才有營養。」只是回答:「知道、知道了。」但是都不去吃這些東西,那營養就不會進入你的身體當中。

同樣的意思,說話給你聽,問:「你知道了嗎?」回答說:「知道了!」再問:「有感受嗎?」就說:「有啦!」然而接著問:「你有去做嗎?」卻說:「還沒有啦!」這種還沒有去做,真正的感受就無法進入道自己的心中,也就是還沒有真正體會到。你如果沒有去體會,就無法覺悟。

所以這都是在我們的一個心境,這個心境,最後會使它迷亂的,就是「情」與「愛」。當那種愛欲碰在一起,心就迷、就亂了,真的是很可怕!人生為什麼苦?都是苦在動心念的源頭。所以對於這種苦的源頭,我們應該要常常提高警覺。

修行,我們要斷欲去愛,欲心不能起,愛的結也不能夠結,所以愛若有結,就解不開了。

所以經文後面接著說:「人以欲愛交錯,心中濁興,故不見道。」佛陀在此又加強語氣這樣對我們說:「人都是因為愛欲交錯,所以就錯離了。所以心中的濁,髒污就開始不斷產生,所以才會『心中濁興』,讓那種濁一直產生出來。也就因為這樣,如同水濁、水動了一般,我們的心境一動,無法靜下來思考對錯、是非都不分了,就無法見道。」

所以,佛陀又如此叮嚀我們:「汝等沙門,當捨愛欲,愛欲垢盡,道可見矣。」

我們要捨愛欲,愛欲若盡,就可以很乾淨,這樣要見道就不困難了,這樣我們也就可以見道了。

什麼是「結」?我們在《靜思晨語。法譬如水。九結》當中已經開始解釋,也已經說明了什麼是結。所以現在接著要從第一結開始再和大家分享。

在前面已經知道愛欲會使我們的心濁氣興起,心濁,若是污染的時候,我們的心就無法靜。所以這裡佛陀這麼解釋什麼叫做「愛結」?「諸眾生位貪愛故,廣行不善,由此遂招來未來生死之苦,流轉三界,不能出離,是名愛結。」

剛才那些話我們若是聽得進去,其實這些文字我們應該可以很清楚了。眾生,所有的芸芸眾生,不只是人,在六道當中的眾生都包容在裡面,都是為了「貪愛」。若是沒有貪愛,哪來的六道呢?

六道不斷地輪迴,在六道當中的一切眾生都是在迷茫當中。就算是「天道」,天道也是在享受、享樂。天,只是他在人間造了很多的福,但是他沒有開啟他的智慧,所以他還是不明白道理。

就如同在人間我們也常常可以看到一群福中人,但是這些福中人,他的心還是一直在追逐欲愛享受,甚至生活已經很不錯了,他還是經常在問:「我這個事業還可以在繼續做下去嗎?我要如何才能夠有利益?要如何才能夠賺更多的錢?」

所以我也才會常常說:「有一都缺九。」有了小一他就缺小九,有了大一他就缺大九,那種的心,只要看你的欲有多大,得到這個欲所求來的,你就又會貪,貪得比這個欲更大,還是貪九倍大,這樣就會苦不堪言。

所以愈是有錢的人,他的欲也就愈大,造成他的煩惱也就愈多。雖然我們看他似乎很享受,如同天人一般的享受,但其實這些我們不必羨慕,他享受多大,他的煩惱就有多大。所以說起來,天堂也不是我們所要追求的目標,我們所要追求的目標,應該要是超越天堂,那就是心無煩惱,是覺悟清淨的,這才是我們所要追求的境界,那就是佛的境界。

佛菩薩的境界,是最富有的境界,因為他沒有欠缺,因為他很滿足、他很知足,他也很懂得感恩,感恩一切的眾生。你看,佛陀常常教育我們,要感恩、要報恩。在四重恩當中,已經包含了一切的道理。

我的師父給的六個字,兩句話,我做了一輩子,這就是要報師恩。師父給我的這兩句話,我既然已經發心立志,師父對我說的話,我一定要身體力行去行願,去走,這樣才能夠報師恩。我們夠了解這麼多事情,我要報佛恩、報三寶恩,我還要報眾生恩,很多的恩情,所以我每天都很感恩。

為什麼我要感恩?因為沒有小欲小愛。為了要報恩,所以我要開闊心胸,要有大愛。報恩就是愛,我們若能夠超越自私的小愛,你才能夠付出大愛,去回報佛恩、師長恩、父母恩、眾生恩!

所以行善,也是在報恩。假使我們有了有了貪愛,反而會「廣行不善」,那就相反了。能知足、能感恩的人,他才能夠去擴大愛,才能夠去廣行善。

要不然反過來,對於自己的貪欲放縱,就會變成廣行不善。因為他的內心無法感恩、知足,他的內心充滿了怨、恨、嫉妒,所以無法行善。甚至無法去行善,甚至還廣行不善,由此遂招來未來生死之苦!

這些未來的生死,並不是只是這一生結束,就會轉到來生這樣而已。如同常常對大家說的:「三世因果。」這三世因果也不只是過去生結束,來到這一生如此而已,而是從過去無數無數劫的長時間,一直到現在這個時候,這個時候我們如果還看不開,不肯接受,甚至還起心動念去造做,不斷地造做,這樣會不斷地延續,到了未來的長遠未來。

或者是有人以為,只是「過去、現在、未來」這三世而已,其實不只。那是「去年、今年」?也不只。那是不是「昨天,今天」?還是不只!從現在到等一下,這都是過去、現在、未來。

心有時生生滅滅,生起了一分好念,滅了一分的惡念;或是生起一分的惡念,滅掉一分的善念;這都是下一刻的心念,所以這都是很苦。也是因為這樣,所以才會不斷地流轉在三界當中。

三界其實也是在世間。三界包括了「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」。

欲界就是--我們現在了所有的物質,我這個要、那個要;或是我要這一項,但是我是要給大家的。或者是…等等,這都是不同的心境。這就叫做「欲」,有色、有欲,起心愛欲。

或是色界--我知道有這麼多的東西,在這些東西當中,我到底要的是什麼?這就是這個境界雖然還沒有現前,然而我的心知道有這件事情,所以我會計較。

還有一個無色界--無色界就是無中生有,或者是有這樣的思想、這樣個觀念。大家都說我有這一生的藍圖,我這一生的規劃等等…

以上這三者,也都是心靈當中的三界--有欲的心,有色物質的量,有我們思想當中未來的構思、構想等等…有著很多,所以讓我們的心念,都在這裡無法超脫,這叫做「愛結」。無論時間有多長或是多短,都是有著這些的愛糾結在我們的心裡,我們的身心受到愛結的煩惱所縛綁,所以會讓我們苦,苦不堪言!這都是來自於一個愛結。

所以,我們想要修行,希望人人要透徹道理,心若是能夠常常平靜,就沒有什麼好計較,也沒有什麼好貪欲的。所以請大家要時時多用心啊!

備註:此系列文章內容節錄於《靜思晨語。法譬如水》慈悲三昧水懺講記,是 證嚴上人開示的逐字原稿,有些地方或許不甚通暢,卻是原汁原味,請大家用心體會其中苦口婆心的無量慈悲,一定要珍惜,更要起深信解,用心攝受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包子 的頭像
    包子

    包子的部落格

    包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